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归脾丸

黑归脾丸

《中国医学大辞典》:黑归脾丸

药方名称黑归脾丸

处方党参60克白术60克茯苓60克甘草15克黄耆60克当归60克 熟地120克远志30克 枣仁60克 广木香15克龙眼肉60克 枣子60克生姜60克

制法上药先将熟地、龙眼肉、枣子三味,共同捣烂(枣子捣烂后去皮、核),然后与诸药打和晒干,研末。再用生姜煎汤泛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养心宁神。治心脾不足,气血两虚,怔忡健忘,食少体倦,四肢乏力,肠红崩漏。

用法用量每次6克,每日二次,用温开水吞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脾气强则生化有源,血可统摄;茯苓远志、枣仁、龙眼肉、当归养血补心安神,心气壮则神自宁;木香理气醒脾,使诸补药补而不滞;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复加热地黄益肾补血,并助当归补养心血。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益肾,养心安神之功。

按:本方用量、用法及主治据《中药成方配本》补。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饲鹤亭集方》:黑归脾丸

药方名称黑归脾丸

处方熟地4两,人参2两,冬术2两,茯神2两,枣仁2两,远志2两,黄耆1两5钱,当归1两,木香5钱,炙草5钱,桂元1两,生姜1两,大枣50枚。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养心宁神。主心肾不交,劳伤过度,精血虚损,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食少不眠,肠红痔血,三阴亏损,疟疾不愈,及妇人带下。

用法用量《中药成方配本》:将熟地、龙眼肉、枣子同坞烂,枣子坞烂后去皮核,与诸药打和晒干研末,用生姜煎汤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十五两。每日二次,每次二钱,开水吞服。

摘录《饲鹤亭集方》

猜你喜欢

  • 知母茯苓汤

    药方名称知母茯苓汤处方茯苓(去皮)甘草各30克知母五味子人参薄荷半夏(洗四次)柴胡白术款冬花桔梗麦门冬黄芩各15克川芎9克阿胶9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肺痿,喘咳不已,往来寒热,自汗;妇女胎前产后身

  • 白草枇杷饮

    药方名称白草枇杷饮处方白花蛇舌草50克,生枇杷叶9克,当归9克,生栀仁9克,白芷6克,桑白皮12克,黄柏9克,黄连3克,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清理湿热,解毒散结。主肺胃湿热,外感毒邪。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除烦四物汤

    药方名称除烦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天花粉1钱,五味子10个,麦门冬(去心)8分,前胡8分,干葛8分,淡竹叶10个,人参7分,石膏1钱。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虚损,面上心

  • 补脾止带汤

    药方名称补脾止带汤处方白术、泽泻、女贞子、乌贼骨。功能主治脾虚白带。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蔓荆子膏

    《外台》卷三十二引《广济方》:蔓荆子膏药方名称蔓荆子膏别名蔓荆实膏、集香油处方蔓荆子1升,生附子30枚,羊踯躅花4两,葶苈子4两,零陵香2两,莲子草1握。制法上切,以绵裹,用油2升渍7日。功能主治生发

  • 丁香生胃散

    药方名称丁香生胃散处方丁香、藿香叶、肉桂(去粗皮)、姜黄、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进饮食,止呕逆,消痰。主中焦不和,气滞不下,呕逆恶心,饮食进退,肢体困倦。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

  • 独活饮子

    《圣惠》卷七十四:独活饮子药方名称独活饮子处方独活1两(锉),竹沥2合,生地黄汁2合。功能主治妊娠中风,口面?斜,语涩舌不转。用法用量以水1大盏,煎独活至6分,去滓,下竹沥、地黄汁,搅匀,更煎1-2沸

  • 家猪屎散

    药方名称家猪屎散处方猪屎。制法取猪屎烧作灰,下绢筛。功能主治败痈深疽,深烂青黑,四边坚强,中央脓血恶汁出,或间有碎骨从中出者,经用赤龙皮汤洗之,白(艹闾)菇散敷之,止后长敷家猪屎散至愈。用法用量以粉掺

  • 常山大黄汤

    药方名称常山大黄汤处方常山3两,甘草(炙)3两,前胡2两,大黄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疟结实积热,烦扰迷冒,寒热但多,绵惙困笃。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半,下大黄,煎取3升,分澄令冷,初服7合,中服

  • 姜豉饼

    药方名称姜豉饼处方生姜1两(碎切),生葱5根,豆豉7钱(润者),生盐1钱,生蒜7个(碎切),酜糟1灯盏(无有糟酒代),穿山甲(汤浸透,取甲,锉碎,同热灰铛内慢火炒令焦黄色)5钱。功能主治久因湿气中于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