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香薷散

黄连香薷散

《得效》卷二:黄连香薷散

药方名称黄连香薷散

处方香薷散(香薷厚朴、白扁豆)、加黄连2两。

功能主治暑疟独热,躁烦,大渴引饮,小便不利,或背寒面垢。

用法用量每服加灯心20茎,麦门冬(去心)20粒,淡竹叶7皮,车前草2根,晚禾根1握,槟榔1个(切片),水煎服,不拘时候。

摘录《得效》卷二

《杏苑》卷三:黄连香薷散

药方名称黄连香薷散

别名黄连香薷

处方香薷3钱,厚朴7分,甘草(生用)5分,白扁豆6分,黄连(姜汁拌炒)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中暑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内外俱热,烦躁大渴喜冷。外感中暑泻之症,时值夏秋之令,忽然腹痛,烦闷口渴,板齿干焦,暴泻粪水,肠鸣飧泄,痛泻交作,此暑热之症,脉洪滑热重者。

用法用量黄连香薷饮(《症因脉治》卷四)。

摘录《杏苑》卷三

症因脉治》卷四:黄连香薷散

药方名称黄连香薷散

别名黄连香薷

处方黄连香薷、白扁豆厚朴

功能主治暑湿腹痛之症,热令当权,忽尔腹中作痛,肠中作响,痛泻交作,脉洪大者,此暑湿霍乱之类。暑热所逼而致夏月鼻衄,脉虚身热,大汗口渴者。

用法用量黄连香薷饮(《外科大成》卷三)。《外科大成》本方用法:水煎熟,冷服。

呕吐,加藿香;胸前饱闷,加枳壳;小便不利,加六一散、木通汤;大便结,加大黄;恶寒身热,加羌活防风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猜你喜欢

  • 定喘汤2号

    药方名称定喘汤2号处方巴戟天9g,仙灵脾9g,枸杞子12g,款冬花12g,苏子9g,代赭石12g,人参3g,炒杏仁9g,五味子3g,远志6g,茯神9g,胡桃肉7个(焙)。功能主治益肾定喘,化痰。主喘息

  • 草豆饮

    药方名称草豆饮处方黑豆100粒,生草梢3钱,秋石5钱。功能主治益肾通淋。主砂淋涩痛,脉沉涩。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滑石末3钱,温服。各家论述热蕴脬中,气不施化,煎熬津液而成砂石,故溲溺淋沥涩痛异常焉。

  • 纯阳正气丸

    《中国药典》:纯阳正气丸药方名称纯阳正气丸处方广藿香100g半夏(制)100g 青木香100g陈皮100g丁香100g肉桂100g苍术100g白术100g茯苓100g朱砂10g 硝石(精制)10g硼砂

  • 洞然汤

    药方名称洞然汤处方归尾、川芎、赤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连翘、薄荷、防风、荆芥、独活、前胡、菊花、木通、车前子、甘草、灯草7根。功能主治一切眼病。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 滴金膏

    药方名称滴金膏处方乌鸡胆汁。功能主治眼迎风冷泪不止。用法用量临卧点眼中。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 练石散

    药方名称练石散别名鹿角散处方鹿角8两(烧作灰),白蔹2两,粗理黄色磨石1斤(烧令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核,色不变,或作石痈不消。毒肿,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鹿角散(《圣惠》卷六十四

  • 解语汤

    《简易方》引《资寿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十):解语汤药方名称解语汤别名《资寿》解语汤(《古今医统》卷八)。处方附子(炮)防风(去芦)天麻酸枣仁(炒)各30克羚羊角屑 官桂各22.5克甘草(炙)羌活各

  • 粉代散

    药方名称粉代散处方轻粉3钱,代赭3两(煅),白矾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气逆痰壅,病痫脉弦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各家论述气逆不化,痰涎上壅,闭遏心包,而神明失指,故病壅时发焉。轻粉劫痰,搜

  • 臁疮方

    药方名称臁疮方处方松香1两,轻粉3钱,乳香5钱,细茶5钱。制法共打成膏。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先将葱头、花椒煎浓汤,熏洗净,用布摊膏,厚贴患处,以绢缚定,黄水流尽,烂肉生肌。摘录《广笔记》卷三

  • 解毒犀黄丸

    药方名称解毒犀黄丸处方川香3分,没药1两,乳香1两,牛黄3分。制法各药和匀,研为细末,糯米糊为小丸,每丸3钱。功能主治瘰疬,阴疽。用法用量热陈酒送服或清茶送服,大人每次服1丸,小儿每次服半丸。摘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