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马蔺子散

马蔺子散

《外台》卷二十五引《崔氏方》:马蔺子散

药方名称马蔺子散

处方马蔺子1升(熬),地榆根皮8分,厚朴(炙)8分,熟艾8分,赤石脂1升,龙骨10分,茯苓10分,当归10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赤白痢,腹内疠痛;并久水谷痢,色白如泔淀。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加至4-5匕,白饮下,日2夜1。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崔氏方》

《圣惠》卷十:马蔺子散

药方名称马蔺子散

处方马蔺子半两(微炒),地骨皮半两,川升麻半两,黄芩半两,马牙消2两,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生用),大青半两,苦竹叶2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毒气攻咽喉,窄窒痛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煎至1盏,滤去滓,入蜜2合,同熬令稠,取1茶匙含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五十九:马蔺子散

药方名称马蔺子散

处方马蔺子2两(微炒),地榆1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艾叶1两(微炒),白术1两,赤石脂2两,龙骨2两,当归1两(锉,微炒),肉豆蔻1两(去壳)。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白痢,腹内疠痛,行数极多,色白如泔淀,不欲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猜你喜欢

  • 瓜蒂汤

    药方名称瓜蒂汤处方瓜蒂1两,赤小豆49枚,丁香2-7枚。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黄,身面四肢浮肿,有虫,鼻中息肉,阴黄、黄疸及暴急黄。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合,澄清,分为两度,滴入两鼻中。摘录《外台》

  • 白术当归煎丸

    药方名称白术当归煎丸处方白术、当归、木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胎寒腹痛,遇夜啼叫,身体偃张,有如痫状,吐(口见)不止,大便酸臭,乳食虽多,不生肌肤。用法用量每服1丸,煎木

  • 补青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补青丸药方名称补青丸处方菟丝子1斤(洗净,用酒浸3宿,炒,别杵末),熟干地黄(洗,焙)1斤,车前子(炒)半斤,枸杞子(拣净)半斤,地骨皮(洗净,去土)半斤,白茯苓(去皮)半斤,甘

  • 三圣丸

    药方名称三圣丸处方威灵仙(净洗去土,焙干)150克干姜60克(炮制)乌头60克(炮制,去皮、脐)制法上药为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老人夏月腰膝冷痛。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用温姜汤送下

  • 黄连解毒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黄连解毒汤药方名称黄连解毒汤处方黄连、黄蘖、黄芩、大栀子,各二钱。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明

  • 人参五味散

    药方名称人参五味散处方黄耆6克人参9克白术4.5克 白茯苓9克当归6克 熟地黄9克 吉梗2.4克地骨皮9克陈皮6克前胡6克柴胡2.4克五味子1.2克枳壳3克 桑白皮9克甘草2.4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功

  • 桂枝四七汤

    《仁斋直指》卷六:桂枝四七汤药方名称桂枝四七汤处方桂枝白芍药半夏(制)各30克 白茯苓厚朴(制)枳壳(制)甘草(炙)各15克人参紫苏各7.5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外感风冷,内有寒邪,心腹作痛。用法

  • 毓麟丸

    药方名称毓麟丸处方丹参90克香附川芎当归白芍茯苓丹皮 益母草各6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女子不孕。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桂圆汤下。摘录《仙拈集》卷三

  • 泄水丸

    药方名称泄水丸别名大智丸(《医学纲目》卷二十)。处方大戟芫花甘遂海带海藻郁李仁续随子各15克 樟柳根3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煮枣肉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治腹中满痛里壅之实证。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

  • 疮方通神乳香膏

    药方名称疮方通神乳香膏处方乳香、没药、血竭、黄丹、木鳖子2两,腻粉3钱,乌鱼骨2两,不灰木4两,五灵脂2两,海桐皮2两,沥青4两,蜡1两,麝香2钱,油8两(熬用)。制法上先将清油、木鳖子、不灰木等药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