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葱涎丸

葱涎丸

普济方》卷四十六:葱涎丸

药方名称葱涎丸

处方芒消1两,生明硫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葱涎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首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葱茶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六

普济方》卷三五四:葱涎丸

药方名称葱涎丸

处方麻仁、枳壳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葱涎调腊茶为丸。

功能主治润肠。主产后水血俱下,肠虚津液不足,大便秘涩,5-6日不解,腹中闷胀。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食前葱茶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四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葱涎丸

药方名称葱涎丸

处方蚰蜒(大者)7条,天南星1分(生为细末,掺在蚰蜒身上,用竹篦子刮下,不用蚰蜒),蜈蚣1条(涂酥,炙黄),全蝎7枚(去毒,用薄荷叶裹,慢火炙了,去薄荷),巴豆5枚(取霜)。

制法上为细末,生葱涎为丸,如黍米大,用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涎潮搐溺,项背反折。

用法用量每服5丸,壁尘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猜你喜欢

  • 栀子豆豉汤

    药方名称栀子豆豉汤处方肥栀子(四个) 香豉(半两)功能主治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及发颠倒,心中懊憹,此药主之。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先将栀子煎至八分,入豉同煎至七分。不拘时服。摘录明·

  • 疗儿散

    药方名称疗儿散处方人参20克当归60克(酒洗)川牛膝15克乳香6克(去油)鬼臼9克(研,水飞)功能主治治产妇气血虚弱,胎死不下。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下

  • 何首乌膏

    药方名称何首乌膏处方九真藤根(即何首乌)。功能主治瘰疬,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用法用量洗净,生嚼常服;又取叶捣覆疮上,数服即止。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一引《斗门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一

  • 二圣解毒丸

    药方名称二圣解毒丸处方川贝母、金银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功能主治小儿奶癣疮症。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滚水化下。注意乳母戒葱、蒜、椒、姜、烧酒、牛、羊、鲤鱼、动火等物。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断下渗湿汤

    药方名称断下渗湿汤处方樗根皮(炒黑)1两,生茅术1钱,生黄柏1钱,地榆(炒黑)1钱5分,楂肉(炒黑)3钱,银花(炒黑)1钱5分,赤苓3钱,猪苓1钱5分。功能主治久痢带瘀血,肛中气坠,腹中不痛。各家论述

  • 存命汤

    药方名称存命汤处方羌活9g,防风9g,川芎9g,大黄9g,法夏9g,川乌9g,草乌9g,全虫9g,僵蚕9g,蜈蚣9g,蝉衣9g,南星9g,天麻9g,白芷9g,白附子9g,甘草9g,琥珀粉3g,朱砂3g

  • 导滞通经汤

    《卫生宝鉴》卷十四:导滞通经汤药方名称导滞通经汤处方木香白术桑白皮陈皮各15克茯苓(去皮)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主脾虚有湿之水肿。面目手足浮肿,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饮食欠佳,

  • 夏枯草散

    药方名称夏枯草散处方夏枯草30克香附(童便浸)60克甘草(炙)9克制法研末为散。功能主治清肝理气。治肝热气滞,目珠痛,至夜疼剧。用法用量每服12克,茶清调,日三服,或加芽茶煎服。痛久血伤,加当归18克

  • 归地滋阴汤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五:归地滋阴汤药方名称归地滋阴汤处方当归9-15克,熟地9-15克,白芍(酒炒)4.5克,川芎3克,干姜(炒透)1.8克-2.1克,炙甘草3克,荆芥穗1.8克。功能主治养血祛风。主

  • 石刻安肾丸

    药方名称石刻安肾丸处方苍术120克(分四份,一份用茴香30克炒,一份用青盐30克炒,一份用茱萸30克炒,一份用猪苓30克炒,各炒令黄色,取术用)川乌(炮,去皮、脐)附子(炮,去皮、脐)川楝子(酒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