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苦参饮

苦参饮

普济方》卷一一一引《圣惠》:苦参饮

药方名称苦参饮

处方苦参白皮5斤。

制法上锉细,如麻豆,生绢袋贮。以好酒3斗,冬浸7日,夏浸4日。

功能主治乌癞,疮疹。

用法用量每次温饮2-3合,渐加至5-7合,日2次,夜1次。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一引《圣惠》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治疫全书》卷五:苦参饮

药方名称苦参饮

处方苦参3两。

功能主治结胸,卒心腹痛。青黑或赤,不能喘。瘟疫结胸,满痛壮热。

用法用量苦酒升半,煮取8合,分再服。亦可用水,无煮者,生亦可用。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治疫全书》卷五

猜你喜欢

  • 化风清上沐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义》:化风清上沐方药方名称化风清上沐方处方南薄荷2钱,防风1钱5分,白芷2钱,粉葛1钱5分,炒蔓荆2钱,川芎2钱,桑叶1钱。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止痛。主头痛偏于前额。用法用量水煎,沐之。摘

  • 箍毒神丹

    药方名称箍毒神丹处方地榆2钱,天花粉1钱,菊花根1把,生甘草1钱,芙蓉叶14片,蒲公英(鲜者)1把。制法将干研末。功能主治手足丫毒疮。用法用量捣鲜药取汁调之敷上。则毒不走开,内自化矣。摘录《洞天奥旨》

  • 藿香脾饮

    药方名称藿香脾饮别名藿香扶脾饮处方厚朴1钱,炙草1钱,半夏1钱,藿叶1钱,陈皮2钱,木香5分,麦芽5分。功能主治腹胀渐至面,足肿及身。黄疸。用法用量藿香扶脾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本方方名,原书

  • 补虚益精大通丸

    药方名称补虚益精大通丸处方干地黄8两,天门冬6两,干姜6两,当归6两,石斛6两,肉苁蓉6两,白术6两,甘草6两,芍药6两,人参6两,麻子仁半两,大黄5两,黄芩5两,蜀椒3升,防风4两,紫菀5两,茯苓3

  • 款花膏

    药方名称款花膏处方款花、茯苓、杏仁、桑白皮、五味、贝母、紫菀、乌梅各等分。制法将乌梅蒸过,杵烂去仁,余药为末,与乌梅和匀,晒干,再共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痰嗽久不止。用法用量姜汤磨服。摘录

  • 加味育阴润燥饮

    王渭川方:加味育阴润燥饮药方名称加味育阴润燥饮处方鲜生地60克,旱莲草24克,板蓝根24克,黄甘菊9克,川贝9克,大青叶9克,枸杞12克,石斛12克,琥珀末6克。功能主治育阴,清火,润燥。主暑湿伏火,

  • 滋肠五仁丸

    药方名称滋肠五仁丸别名五仁丸(《世医得效方》卷六)。处方桃仁30克杏仁30克(麸炒,去皮、尖)柏子仁15克松子仁15克郁李仁3克(麸炒)陈橘皮120克(别为末)制法上先将五仁别研为膏,合陈橘皮末同研匀

  • 扶元逐疫汤

    药方名称扶元逐疫汤处方黄耆(炙)、升麻(蜜水炒)、白术(土炒)、柴胡(蜜水炒)、陈皮(炒)、玉竹、沙参、甘草(炙)、当归。功能主治扶正托邪。主疫证。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各家论述法东垣邪之所凑

  • 发表汤

    《伤寒微旨论》卷上:发表汤药方名称发表汤处方麻黄(去节)1两半,苍术3分,人参半两,当归半两(去芦),舶上丁香皮3分,甘草3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芒种后至立秋前,患自汗出,恶风,两手脉浮数,或紧或缓

  • 金粉汤

    药方名称金粉汤处方熟干地黄(焙)1两,蒲黄1两,芎?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吐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入糯米14粒,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