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禹余粮丸

禹余粮丸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禹余粮丸

药方名称禹余粮丸

处方禹余粮乌贼骨吴茱萸桂心 蜀椒各75克当归白术细辛地黄人参芍药 芎藭前胡各38克干姜90克 矾石8克白薇紫菀黄芩各23克蟅虫30克

制法上十九味,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产后积冷坚癣。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酒送下20丸,一日二次。无效则加量。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禹余粮丸

药方名称禹余粮丸

别名紫石英丸(《普济本事方》卷十)。

处方禹余粮30~60克(烧,醋淬七遍)龙骨30克紫石英30克(细研,水飞过)人参15克(去芦头)桂心15克川乌头15克(炮裂,去皮、脐)泽泻30克桑寄生30克 川椒30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石斛30克(去根,锉)当归30克(锉,微炒)杜仲30克(去皱皮,炙微黄,锉)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微锉,去皱皮,炙干)远志15克(去心)五味子15克牡蛎30克(烧为粉)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漏不止,面色萎黄,肢体消瘦。

用法用量晚饭前以热酒下2~3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重订严氏济生方》:禹余粮丸

药方名称禹余粮丸

处方禹余粮石(煅)赤石脂(煅)龙骨荜茇诃子(面裹煨)干姜(炮)肉豆蔻(面裹煨)附子(炮)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涩肠止泻。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白玉汤

    《广西中医药》:白玉汤药方名称白玉汤处方生地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石膏(先煎)30克,元参18克,花粉15克,牛膝10克,大黄9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胃泻火,通腑润肠。主阳明热炽,胃火循经

  • 理气活血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理气活血汤药方名称理气活血汤处方酒大黄6g,枳壳6g,生地15g,刘寄奴9g,赤芍9g,炒桃仁9g。功能主治活血理气,祛瘀消肿。主撞击伤目。各家论述方中酒大黄逐瘀通经,消肿止痛;枳

  • 清热化脓汤

    药方名称清热化脓汤处方太子参15克,黄芪15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狗脊12克,公英15克,黄芩10克,皂刺6克,茯苓12克,双花20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清热解毒。主里虚热盛,正虚邪实。用法用量

  • 茴香饮

    药方名称茴香饮处方八角茴香、白牵牛(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膀胱偏坠,疝气。用法用量空心酒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

  • 大黄龙丸

    药方名称大黄龙丸别名黄龙丸、清暑丸处方硫黄1两,消石1两,雄黄(通明者)半两,滑石半两,白矾半两,寒食面4两。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暑毒,分利阴阳。主中暑眩晕,昏不知人;或身热恶

  • 磁石六味丸

    药方名称磁石六味丸别名磁石地黄丸处方磁石、熟地、山药、山萸、丹皮、茯苓、泽泻。功能主治老年耳聋。用法用量磁石地黄丸(《饲鹤亭集方》)。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 太一散

    药方名称太一散处方独活(去芦头)45克续断杜仲(炒,去丝)肉桂(去皮)牛膝(酒浸一宿)黑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黑皮)人参(去芦头)防风(去芦头)白芍药当归(去芦头)各30克川芎熟地秦艽(去芦、

  • 蛤蚧定喘丸

    《中国药典》:蛤蚧定喘丸药方名称蛤蚧定喘丸处方蛤蚧11g瓜蒌子50g紫菀75g麻黄45g鳖甲(醋制)50g黄芩50g甘草50g麦冬50g黄连30g百合75g紫苏子(炒)25g石膏25g 苦杏仁(炒)5

  • 复聪汤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复聪汤药方名称复聪汤别名复聪散(《仁术便览》卷一)。处方半夏(制)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甘草(炙)萹蓄木通瞿麦黄柏(去粗皮,炒褐色)各3克功能主治治痰火上攻,耳聋耳鸣。用法

  • 加减定喘汤

    《医学探骊集》卷四:加减定喘汤药方名称加减定喘汤处方白果仁7个,粟壳4钱,麻黄3钱,桑白皮4钱,龙骨3钱(煅),海浮石3钱,紫蔻仁1钱,黄芩4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嗽喘。脾胃不健,气血亏虚,气不相接而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