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硫黄丸

硫黄丸

《肘后方》卷四: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矾石干姜茱萸 桂 乌头附子人参细辛皂荚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十二味,捣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逐寒。治阳气不足,夏月怕冷,喜温饮食,不能解衣者。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日三服。

若冷痢者,加赤石脂龙骨

摘录《肘后方》卷四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矾石干姜附子乌头 桂心细辛白术桔梗茯苓各60克

制法上十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阳气极虚,寒饮停积胸中,心腹满痛,气急不下饮食者。

用法用量用酒送服10丸,每日三次。渐加之,以知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千金翼方》卷十七: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50克

制法上一味,研为细扮,用牛乳1.5升,煮令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治脚气,疥疮。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用酒送服,一日三次。不知,渐加至100丸。

摘录千金翼方》卷十七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别名如神丸(《普济方》卷四十四)。

处方硫黄30克消石30克

制法上药同研,人铫子内熔化,候冷取出,更入石膏末30克,又同研令细,用软粳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偏头痛,中暑。

用法用量每次用温水送服5丸,频服之。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四十四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

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卫生家宝》: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醋衣半两(干者),陈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石菖蒲半两,青皮半两(去白),硫黄半两(研)。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膈气翻胃,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米饮送下。后用煨鲫鱼米醋蘸食之,次以油饼压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六引《卫生家宝》

《圣惠》卷七: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木香半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槟榔半两,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茴香子3分。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冷气,攻脐腹疼痛,两胁胀闷,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七: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细研),硇砂1两(细研),荜澄茄1两,茴香子1两,补骨脂1两,石斛1两(去根),木香1两,何首乌1两半,丁香1两,肉豆蔻1两(去壳),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槟榔1两,麝香半两(细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腹胁胀满,发歇疼痛,足胫逆冷,骨节酸痛,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普济方》卷三八二: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巴豆20枚(去壳,纸裹出尽油),硫黄(别研)、五灵脂1钱(炒),丁香半钱。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泻不止,色如米泔者。

用法用量每服7丸,乳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二

《圣惠》卷六十六: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鸡子1枚(煮熟去白),皂荚仁1分(末),斑蝥27枚(糯米拌抄微黄,去头翅足),牵牛子1分(微炒,末)。

制法上同研,以软饭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气毒结成瘰疬,肿硬如石,疼痛难当。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前人参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七十一: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青礞石半两(细研),芫花1分(醋拌炒令干,为末),麝香1钱(细研),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都研令匀,酒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食症,久不消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生姜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七十二: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细研)1两,白矾灰1两,猬皮(炙令黄)1两,榼藤子(去壳,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锉,微炒)1两,木香1两,猪牙皂荚半两(炙焦),乌贼骨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痔疾久不愈,脏腑虚冷,面色萎黄,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方出《圣惠》卷四十,名见《普济方》卷四十四: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别名如神丸

处方硫黄1两,消石1两。

制法上药同研,入铫子内,熔作汁,候冷取出,更入石膏末1两,同研令细,用软粳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偏头痛、中暑。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温水送下。频服之愈。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名见《普济方》卷四十四

普济方》卷二○一引《仁存方》: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研)、半夏(汤浸7次,为末)各等分。

制法上研令匀,以姜煮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内有寒邪,邪正相干,清浊不分,发为霍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引《仁存方》

方出《圣惠》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十: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朱砂3分(细研,水飞过),木香3分,硇砂半两,茴香子3分。

制法上为末,都研令匀,用软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心腹疼痛,状如锥刀所刺。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十

《妇人良方》卷四: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消石1两,硫黄2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滴水为丸,如指头大。

功能主治头痛不可忍,或头风年深,暴患。

用法用量空心腊茶清嚼下。

摘录《妇人良方》卷四

《圣惠》卷二十八: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细研),木香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姜汁炙香熟),陈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神曲1两(炒微黄),槟榔1两半,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症瘕,腹胀,食饮不消,面无颜色,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以桃仁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千金翼》卷十七: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5两。

制法上为细粉,以牛乳3升,煮令可丸,如梧桐子大,晒令干。

功能主治膈痰滞癖,脚中风水。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酒送下,1日3次。不知,渐加至100丸。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鸡峰》卷五: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2两,焰消2两,滑石2两,白矾2两,半夏3两,白面4两(临时和入)。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暑,吐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熟水送下,小儿3-5丸。

摘录《鸡峰》卷五

《圣惠》卷五十九: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白矾2两(烧令汁尽)。

制法上为细末,以粳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水泻不止,腹脏久冷,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伤寒总病论》卷三: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2两,水银1两。

制法上药同研,入铫内,洒少许醋,慢火炒,欲似烟出,再出火洒醋,如此3-4遍,地上放冷研之,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毒。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艾汤吞下,1日3次。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圣惠》卷九十八: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4两(酒煮令黑色,细研),雄雀儿50只(取肉,研),天雄4两(炮裂,去皮脐),阿魏2两(面裹煨令面熟为度),硼砂2两(细研),桂心2两,远志3两(去心),菟丝子2分半(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晚蚕沙2合半(醋浸1日,晒干)。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暖下元,治风冷,益精髓,悦颜色,久服轻身倍力,耐寒暑,壮筋骨。主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硇砂,无硼砂天雄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六十: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细研),猪牙皂荚半两(炙令黑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木香1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积冷,气痔不愈,大肠结涩疼痛,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五十九: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砒黄1两,何首乌1两(末),白矾1两。

制法上相合,研令匀,入瓷瓶中,5月5日,取不食井花,和六一泥固济,封头候干,安瓶子向火中,烧令通赤,候冷,取药细研,以面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休息痢。发歇不定,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丸,近患者黄连汤送下;久患者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普济方》卷一九七: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砒霜半两,硫黄半两,雄黄半两,雌黄半两。

制法上研细,于铫锅内,先布盐末于中,筛下诸药于盐上,以瓷碗盖,六一泥封,勿泄气,以灰火3升养半日,候冷,以甘草汤煮半日,出火细研,用饭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疟疾。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丸,醋汤送下,青带系3丸于臂上,男左女右;小儿每服1丸,系1丸。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

《圣惠》卷四十八: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半两(细研),硼砂半两(不夹石者,细研),木香半两(为末),巴豆(去皮)49粒(取萝卜2枚,四破开,钻49窍,每窍纳巴豆1枚,依旧合之,藏在1尺深土坑中,49日后取出巴豆细研如膏,纸裹压去油后研入药中)。

制法上取萝卜1枚,剜作坑子,纳入硫黄硼砂,以萝卜盖头,用纸一重裹,以好黄泥固济,晒干,用大木火煅令通赤,候冷去泥取药与萝卜一同研细,入木香末及研了巴豆令匀,以醋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积聚气,多年不消,变成劳证,腹内结块疼痛,两胁胀满,常吐清水,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研)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研)半两,干姜(炮)半两,兰淀(研)1分。

制法上5味,捣2味为末,入别研3味和匀,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脾疟。

用法用量每次1丸,于未发前绵裹塞耳中,男左女右。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医统》卷六十引《集成》: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别名硫荔丸

处方硫黄(熔化,投水中去毒,研为末)、陈皮荔枝核(为粗末,炒焦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用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疝气。上冲心腹,甚者手足厥冷,欲死者。

用法用量硫荔丸(《医学入门》卷七)。

摘录《医统》卷六十引《集成》

普济方》卷一九八: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阿魏(研)3钱,安息香(入胡桃瓤研)3钱,莱菔子(炒)3钱,芜荑仁(炒,研末)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脾疟,无问远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未发前温水送下,得吐为度。愈后少蒜齑下馎饦食之,仍以白芥子用纱囊盛,系于背上,男左女右。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八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7分,干姜7分,吴茱萸7分,人参7分,当归7分,防风7分,礜石(泥裹,烧半日)8分,乌头8分(炮),桂心6分,天雄(炮)6分,甘草(炙)6分,蜀椒(汗)5分,皂荚(炙,去皮子)5分,枳实(炙)5分,细辛4分,甘菊花4分。

制法上为末,白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劳虚寒,眩晕健忘,咳唾痰涎,忧恚内伤,面离色,目青盲。

用法用量初服20丸,加至30丸,温清酒送服,1日2次。

注意猪肉、冷水、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巴豆肉20粒(去壳,出油尽),硫黄(别研)1钱,青黛1钱,白芜荑仁1钱。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疳泻不止。色如米泔者。

用法用量每服7丸,乳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圣惠》卷六十: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白矾1两(烧灰),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皂荚针1两(烧灰),麝香1分(细研),猬皮1两(烧灰),皂荚2两(去黑皮,涂酥炙黄焦,去子)。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令匀,以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瘘肿痛,脓水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以温粥饮送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七: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研细,水飞过),槟榔1两,木香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1两,胡葫巴1两,茴香子2两,吴茱萸1两(汤浸7遍,晒干,炒令熟)。

制法上为末,醋煮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面色青黄,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四十八: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别名木香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细研),木香1两,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桂心1两,肉豆蔻1两,茴香子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干姜1两(炮裂,锉),铜青1两(细研),槟榔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奔豚气,攻筑心腹,膨胀疼痛,面色唇口青黑,四肢不和。

用法用量木香硫黄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五: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分(细研),阿魏2分(面裹煨令面熟为度),密佗僧1分(细研),安息香1分,砒霜1钱(细研),朱砂1分(细研),乳香1分(别研入),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末,熔乳香安息香及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五噎。心胸咽喉迫塞,痰毒壅滞,涕唾稠粘,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冷茶送下,不拘时候,服后当吐,如人行10里未吐,再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五

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莨菪子1两(以水淘去浮者,炒令黑),干姜半两(炮裂,锉),硫黄1两(细研)。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脾久虚冷,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

《圣惠》卷二十八: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2两,蛤粉5两。

制法上用瓶子1个,以泥固济,先将蛤粉一半铺底,当心作一坑子,后入硫黄末,以余蛤粉盖头,慢火煨烧,莫令焰起,直待硫黄溶后,取出,放净地上出火毒1夜,一处研细,以粟米饭和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久积冷气,大肠泄痢,呕逆,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圣惠》卷二十八: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1两(细研,水飞过),木香(末)1两,川大黄(末)1两,桃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

制法先将大黄未用酒滤湿,纳新竹筒子内,闭口,入炊饭甑中,蒸令饭熟为度,取出与桃仁膏同研极烂,后入硫黄木香末研匀,入少许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劳痃癖,气结固不散,心腹冷疼,食少体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千金》卷十七:硫黄丸

药方名称硫黄丸

处方硫黄2两,礜石2两,干姜2两,附子2两,乌头2两,桂心2两,细辛2两,白术2两,桔梗2两,茯苓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极虚寒,癖饮气急,胸中痰满,心腹疼痛,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酒送服,1日3次。渐加之,以知为度。

摘录《千金》卷十七

猜你喜欢

  • 十宝丹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十宝丹药方名称十宝丹处方龙骨2.4克象皮2.1克琥珀1.8克血竭1.5克 黄丹1.5克冰片1.2克珍珠0.6克(腐煮)牛黄0.6克乳香没药各4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瓷瓶收贮。功能

  • 荸荠熟地汤

    药方名称荸荠熟地汤处方熟地3两,地栗3两(捣汁)。功能主治肾水无济于大肠,故火旺而致大便出血者,或粪前而先便血,或粪后而始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三

  • 败草散

    药方名称败草散别名败毒散处方多年盖屋烂草或盖墙烂草,不以多少。制法晒干为末。功能主治解疮毒。收湿气。主痘疮过搔成疮,脓血淋漓。用法用量败毒散(《种痘新书》卷十二)。摘录《得效》卷十一

  • 妇宝宁坤丸

    药方名称妇宝宁坤丸处方吉林人参2钱,大熟地5钱,制香附5钱,紫苏叶2钱5分,大生地5钱,驴皮胶2钱5分,全当归5钱,广橘红5钱,川牛膝2钱,于术5钱,沉香1钱,川芎5钱,台乌药5钱,西砂仁1钱5分,炒

  • 高良姜十味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十味散处方高良姜5两,细辛5两,黄耆5两,白术5两,苦参5两,丁香2两,人参4两,干姜4两,豆蔻子3两,赤石脂6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痼结,诸痢暂愈还发。用法用量先

  • 凉胆丸

    《良朋汇集》卷五:凉胆丸药方名称凉胆丸处方黄连3钱,僵蚕2钱,防风3钱,地黄5钱,黄柏5钱,荆芥5钱,黄芩3钱,龙胆3钱,菊花3钱,赤芍药3钱,芦荟(炒)。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黑花内障。用法

  • 暖肾助火汤

    药方名称暖肾助火汤处方潞参9克白术(土炒)9克山药9克(炒)巴戟天15克(去心,盐水炒)覆盆子15克(盐水炒)桑螵蛸9克(盐水炒)附子片4.5克 上元桂4.5克(去皮,研)芡实9克(炒)肉苁蓉3克(洗

  • 如神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神散药方名称如神散处方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用)、露蜂房(微炙)。炮制捣罗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牙、蚰牙,攻疰疼痛,日夜不止,睡卧不安,或牙动摇,连颊浮肿,不

  • 戒烟膏

    药方名称戒烟膏处方明党参4钱,云茯苓4钱,黄耆(炙)4钱,潞党参4钱,玉竹(炙)4钱,炮姜炭4钱,罂粟壳4钱,杜仲(炒)4钱,橘红4钱,枸杞4钱,旋覆花(绢包)2钱4分,甘草(炙)2钱4分,法半夏2钱

  • 垂命茯苓丸

    药方名称垂命茯苓丸处方茯苓2两,白术2两,泽泻2两,牡蒙2两,桂心2两,牡蛎2两(熬),牡荆子2两,薯蓣2两,杜仲2两,天雄2两(炮),人参2两,石长生2两,附子2两,干姜2两,菟丝子2两,巴戟天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