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益母丸

益母丸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益母丸

药方名称益母丸

别名知母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处方知母30克(洗,焙)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益气生津。治妊娠内热,气阴两虚,烦躁不安,名曰子烦。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煎人参汤送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

奇方类编》卷下:益母丸

药方名称益母丸

处方母草500克川芎30克赤芍30克 归身30克木香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调气活血。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腹有症瘕,久不受孕,产后血瘀腹痛。(不孕)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一日二至三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奇方类编》卷下

《妇科杂证》:益母丸

药方名称益母丸

处方母草(并子)500克 大生地(酒洗)90克当归(酒洗)90克白芍(酒洗,炒)90克 乌贼骨(去粗壳,炒)120克泽兰叶(酒洗)120克香附(酒、醋、山栀水、童便浸制四次)120克

制法上药先将益母草熬为膏,再将余药共为末,加入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理气调经。治妇女瘀滞腹胀,或小腹隐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

如有热,加丹皮、黄芩各15克,栀子30克,去川芎;如有寒,加肉桂(去粗皮)30克,砂仁30克,生地换熟地;气虚,加人参白术(炒)各60克,香附减半;有痰,加陈皮、法半夏各30克;热痰,加麦冬(去心)、川贝(去心)各45克;经闭不通,加延胡索(酒炒)45克,桃仁(去皮)18克,红花4克。

摘录《妇科杂证》

猜你喜欢

  • 麻黄防风汤

    药方名称麻黄防风汤处方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3分,防风(去叉)3分,芍药3分,防己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芎?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半两,白术半两,人参半两,附子(炮裂,去皮

  • 当归养血圆

    药方名称当归养血圆处方当归、牡丹皮、赤芍药、延胡索,各二两;(炒)肉桂一两。炮制上为细末,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产后恶血不散,发歇疼痛,及恶露不快,脐腹坚胀,兼室女经候不匀,赤白带下,心腹腰脚疼痛

  • 活血驱风散

    药方名称活血驱风散别名治血驱风散、活血祛风散处方当归3钱,川芎3钱,白芷3钱,华阴细辛3钱,白蒺藜(炒去刺)3钱,桃仁(浸,去皮,焙)3钱,白芍药3钱,半夏(制)3钱,块润3钱,五灵脂3钱,甘草3钱,

  • 接骨九炼丹

    药方名称接骨九炼丹别名接骨丹处方粪窖内多年瓦片。制法上用长流水洗净,炭火煅通红,好米醋内渍9次,碗覆于地上去火毒,研末,1两,加五加皮末、男子发灰、麻皮灰各5钱,和匀。功能主治手足骨折。用法用量接骨丹

  • 解毒雄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解毒雄黄丸药方名称解毒雄黄丸别名雄黄解毒丸(《丹溪心法》卷四)。处方郁金雄黄

  • 疏风滋血汤

    药方名称疏风滋血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 熟地黄羌活独活红花牛膝防风白芷家葛升麻甘草柴胡桃仁功能主治治颈项强痛。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水煎服。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

  • 薄荷甘桔杏子汤

    药方名称薄荷甘桔杏子汤处方薄荷1钱,甘草5分,桔梗1钱5分,杏仁(去皮尖)3钱。功能主治冬温初起,咳嗽,微热微汗,脉浮大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 接骨至宝七厘散

    药方名称接骨至宝七厘散处方木香1钱,沉香1钱,乳香1钱,没药1钱,韭子1钱(炒),血竭1钱,王瓜子49个(炒),甜瓜子(炒)49个,雀爪1个,人参5分。制法上为细末,罐收秘。功能主治接骨。主跌打损伤。

  • 吹耳丹

    药方名称吹耳丹处方青黛1钱,川连末1钱,芦荟1钱,陈升药1钱,轻粉2钱,青果炭1钱,海浮石2钱,雄黄5分,白矾5分,夜明砂1钱,桑螵蛸5分,甘石5分,西牛黄3分。功能主治耳内出脓水。用法用量研至无声。

  • 加减养心汤

    《医门八法》卷三:加减养心汤药方名称加减养心汤处方大熟地5钱,潞党参3钱,干麦冬3钱(去心),熟枣仁3钱(研),五味子1钱(研),大乌梅3个(囫囵),黑地榆3钱,炙甘草3钱,炙口耆3钱,莲房3个,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