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芷汤

白芷汤

古今医鉴》卷九:白芷汤

药方名称白芷汤

处方防风荆芥连翘白芷薄荷赤芍石膏

制法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下丬牙疼,属手阳明虚热有风。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保命集》卷中:白芷汤

药方名称白芷汤

别名白芷石膏三物汤、白芷石膏

处方白芷1两,知母1两7钱,石膏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睡卧不安,脉长,以大柴胡汤下之后微邪未尽者。

用法用量白芷石膏三物汤(《丹溪心法》卷二)、白芷石膏汤(《症因脉治》卷四)。

各家论述医方考》:此条阳明证也,以其有热而无寒,或热多而寒少,故《机要》名为热疟。白芷所以解阳明之经,石膏所以清阳明之府,知母所以养阳明之阴。虚者宜加人参。质实便燥者,此方不足与也,宜下之,用伤寒门大柴胡汤,后以本方调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白芷汤

药方名称白芷汤

处方白芷1两半,鹿茸(去毛,酥炙)1两半,诃黎勒(煨,去核)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牡丹皮1两半,地榆1两半,黄耆(锉,炒)1两半,肉豆蔻(去皮)1枚,白术1两,黄连(去须)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代赭(碎)1两,桂(去粗皮)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龙骨(去土)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海虚冷,经行太过。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煎取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圣济总录》卷九:白芷汤

药方名称白芷汤

处方白芷半两,白术半两,芎藭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羌活(去芦头)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半两,石膏1两半,牛膝(去苗)半两,狗脊(去毛)半两,萆薢(炒)半两,薏苡仁(炒)1两,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葛根1两,桂(去粗皮)1两半。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一边不随,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用18钱匕,以水4盏,加生姜1分(切),煎取2盏,去滓,分温3服,微热服,日2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猜你喜欢

  • 定肺散

    药方名称定肺散处方知母半两,贝母2钱半,人参2钱半,枯矾半两,乌梅肉半两,御米壳(炒)2两,白术2钱半。功能主治肺痈。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水煎服;生姜汤点亦得;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噙化亦得。摘录《赤水玄

  • 补益杞圆酒

    药方名称补益杞圆酒处方枸杞子、龙眼肉。功能主治补虚长智,开胃益脾,滋肾润肺。主五脏邪气,七情劳伤,心痛烦渴,神志不宁。用法用量制酒服之。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大垂云膏

    药方名称大垂云膏处方当归1两,附子(去皮脐,生用)1两,芎?1两,防风1两,川升麻1两,槐子1两,细辛(去苗)1两,侧柏叶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分,甘草1分,桑

  • 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卷上引张洁古:九味羌活汤药方名称九味羌活汤别名大羌活汤(《医方类聚》卷六十二引《经验秘方》、羌活冲和汤(《伤寒全生集》卷二)。处方羌活5克防风5克苍术5克细辛l.5克川芎香白芷生地黄黄芩甘

  • 地榆芍药汤

    药方名称地榆芍药汤处方苍术8两,地榆3两,卷柏3两,芍药3两。功能主治泻痢脓血,乃至脱肛。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1大盏半,煎至一半,去滓温服。摘录《保命集》卷中

  • 甘菊花汤

    《圣济总录》卷一○四:甘菊花汤药方名称甘菊花汤处方甘菊花1两,地骨皮1两,升麻1两半,黄连(去须)2两,茯神(去木皮)2两,葳蕤2两,防风(去叉)2两,木通(锉)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风毒冲眼,

  • 霜叶红

    药方名称霜叶红处方川文蛤(捣碎)香油250克功能主治发背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将文蛤入油内炸之,现色时取出,贴子疮口,七日去之。摘录《外科十三方考·补编》

  • 小青龙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青龙汤药方名称小青龙汤处方半夏(汤洗.七钱),干姜(炮)、细辛(去叶)、麻黄(去根节)、肉桂(去皮)、芍药,各一钱半。甘草(炙.一钱),五味子(五分)。功能主治治伤

  • 矾石涂敷方

    药方名称矾石涂敷方处方矾石(研)半两,石硫黄(研)半两,虾蟆1枚(5月5日自死者,烧作灰)。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月蚀疮。用法用量先以盐汤洗疮,涂敷,每日3-5次,以愈为度。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加味七味丸

    药方名称加味七味丸处方熟地黄8两(清水煮,捣烂入药),山茱萸(去核)4两(酒蒸,晒干,炒),牡丹皮3两(炒),茯苓3两(人乳拌透,晒干,焙),怀山药4两(炒黄),泽泻2两(淡盐酒拌,晒干,炒),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