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

《中国药典》:牛黄上清丸

药方名称牛黄上清丸

处方牛黄2g薄荷30g菊花40g荆芥穗16g白芷16g川芎16g栀子50g黄连16g黄柏10g黄芩50g大黄80g连翘50g赤芍16g当归50g地黄64g桔梗16g甘草10g石膏80g冰片10g

性状为红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九味,除牛黄冰片外,其余薄荷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牛黄上清丸

药方名称牛黄上清丸

处方黄连24克 生石膏120克黄芩75克薄荷45克莲子心60克白芷24克桔梗24克菊花60克川芎24克赤芍24克当归75克黄柏15克荆芥穗24克栀子75克大黄120克甘草15克连翘75克朱砂18克 明雄黄18克牛黄3克冰片15克

制法上药中朱砂雄黄牛黄冰片分别研细,黄连等十七味药轧为细粉,与上四味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蜡皮封固,阴暗干燥处保存。

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三焦火盛,头痛目赤,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一至三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服。

备注方以牛黄清心肝实火为君;配菊花薄荷连翘荆芥穗、白芷川芎桔梗甘草轻清上浮,疏风清热为臣;佐以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苦寒燥湿,清热解毒;加石膏清泄气分实热,冰片辛凉散火,通窍利咽;又以大黄苦寒泄下,荡涤瘀热;赤芍当归地黄清热凉血散瘀。诸药配伍,具有良好的清热泻火,散风止痛功效。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猜你喜欢

  • 葵子汤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古今录验》:葵子汤药方名称葵子汤处方葵子6克滑石12克(碎)功能主治治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热入脏,大小便不利。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1升,煮取200毫升,尽服。须臾当下,便愈。

  • 白丹

    《百一》卷一:白丹药方名称白丹处方焰消2两(细研),白矾3两(细研),寒水石4两(细研),块子砒霜1两(细研)。制法上用烧药罐子1个,盛得10两药,先以火炙,以生姜汁涂数遍,炙干,先下砒末在罐子底按实

  • 百部酊

    药方名称百部酊处方百部40克 75%酒精或60°烧酒160毫升功能主治祛风杀虫。治瘙痒性皮肤病;头虱、阴虱、体虱。用法用量酒浸百部,三天后擦涂患处。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天台乌药丸

    药方名称天台乌药丸处方天台乌药(醋炙,或炒)半夏各15克 白姜7.5克 羊屎10枚(羊腹内者)制法上用文武火炒,研末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逆,腹内虚鸣。用法用量每服5~7丸,红酒下。摘录《普

  • 枸杞羊肉粥

    药方名称枸杞羊肉粥处方枸杞叶250克羊肾1只羊肉100克葱白2茎粳米100~150克 细盐少许制法将新鲜羊肾剖洗干净,去内膜,切细;再把羊肉洗净切碎枸杞煎汁去渣,同羊肾、羊肉、葱白、粳米一起煮粥。待粥

  • 丁香平气丸

    药方名称丁香平气丸处方肉桂5两(去粗皮),丁香3两,人参(去芦头)1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熟)1两半,青橘皮(去白)1两半,陈橘皮(去白)1两半,白茯苓2两(去皮),缩砂仁2两,白豆蔻仁3两,桔梗(去

  • 鬼头顶

    药方名称鬼头顶处方白信5钱(用豆腐1大方块,中挖一池,放信于池内,以原豆腐盖好,煮1炷香,去腐用信),雄黄5钱,陀僧5钱,生半夏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4日两头疟,哮病。用法用

  • 凉膈甘露丸

    药方名称凉膈甘露丸处方蓬砂(研)半两,丹砂(研)1分,龙脑(研)1字,甘草(炙)1两半(为末),百药煎(椎碎,焙干,研)1两。制法上为末,糯米粥清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咽喉痛,多痰。用法用量每服1

  • 枳实导滞丸

    《中国药典》:枳实导滞丸药方名称枳实导滞丸处方枳实(炒)100g大黄200g黄连(姜汁炒)60g黄芩60g 六神曲(炒)100g白术(炒)100g茯苓60g泽泻40g性状为浅褐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香

  • 金伤散

    《外科精义》卷下:金伤散药方名称金伤散处方白及3两,陈石灰(风化)2两,桑白皮2两,黄丹2两,白附子1两,南星1两,龙骨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辟风,止痛,生肌。主刀镰斧伤。用法用量每用干贴之。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