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三五七散

大三五七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大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大三五七散

别名三五七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天雄细辛各90克山茱萸干姜各150克 薯蓣防风各210克

制法上六味;捣末过筛。

功能主治主头风眩晕,口喁目斜,耳聋。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清酒调服,一日二次,不知稍加。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千金》卷十三:大三五七散

药方名称大三五七散

别名天雄散、三五七散

处方天雄3两,细辛3两,山茱萸5两,干姜5两,薯蓣7两,防风7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肝肾不足,风寒外袭,头痛眩晕,口眼喎斜,耳聋耳鸣,风寒湿痹。面骨痛,风眩痛。阳虚风寒入脑,头痛目眩,如在舟车之上,耳内蝉鸣,或如风雨之声应,风寒湿痹,脚气缓弱。产后风。

用法用量天雄散(《圣惠》卷二十二)、三五七散(《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各家论述医方考》:大寒中于风府,令人头痛,项筋紧急者,此方主之。风府,脑后之穴,督脉之所主也。寒者,天地严凝之气,故令项筋紧急。干姜附子,辛热之物也,可以散真寒;细辛防风、气薄之品也,可使至高巅;山萸养督脉之阴,茯苓和督脉之阳。

摘录《千金》卷十三

猜你喜欢

  • 津调散

    药方名称津调散处方黄连、款冬花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妬精疮,脓汁淋漓,臭烂者。用法用量《普济方》有麝香少许。注意忌用生汤洗之。摘录《三因》卷十五

  • 加减古方五汁饮

    药方名称加减古方五汁饮处方蜜柑2个(去皮、子)鲜藕120克(去节)荸荠20个(去皮)青果20个(去按)生姜1薄片(去皮)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开胃止呕。治咽肿目赤,烦渴咳嗽,纳呆欲呕者。用法用量共捣如泥,

  • 柏子养心丸

    《中国药典》:柏子养心丸药方名称柏子养心丸处方柏子仁25g党参25g 炙黄芪100g川芎100g当归100g茯苓200g远志(制)25g酸枣仁25g肉桂25g五味子(蒸)25g半夏曲100g 炙甘草1

  • 胡芦巴饮

    药方名称胡芦巴饮处方胡芦巴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舶上茴香1两,肉豆蔻(去壳)半两,木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沉香3分。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肾脏气冷,腹痛呕逆,腹胁胀满,

  • 大功散

    药方名称大功散处方苍术5钱(米泔浸1宿),陈皮5钱(去白),防风(去芦)3钱,紫草3钱,荆芥穗3钱,赤芍药5钱,厚朴(姜制,炒)2钱,柴胡(去芦)2钱,缩砂仁2钱,川芎5钱,当归(酒浸)2钱,干姜2钱

  • 槐连汤

    药方名称槐连汤处方连翘5钱,条参5钱,青蒿1两,生地5钱,槐花1两,元参5钱,黄柏3钱,贝母5钱,黄芩5钱(酒炒),三棱3钱,广西田州三七5钱。功能主治疳蛊。用法用量加烧酒1两,同水久煨服。摘录《治蛊

  • 家传剪红丸

    药方名称家传剪红丸处方枳壳(炒)、槐子(炒)、侧柏叶(炒)、荆芥穗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黍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痢下纯血,及大人肠风下血。用法用量量儿大小给服,米饮送下。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 鳗鲡鱼涂方

    药方名称鳗鲡鱼涂方处方鳗鲡鱼1头(肥者)。制法上药炙令脂出。功能主治头项及面上白驳,浸淫渐长如癣状,但不成疮。用法用量先洗白驳,用物揩拭之令小痛,然后用熟鱼脂涂。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 款冬煎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款冬煎药方名称款冬煎别名款冬花煎(《外台秘要》卷九)。处方款冬花干姜紫菀各90克五味子60克芫花30克(熬令赤)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新久咳嗽。用法用量先以水1升,煮款冬花、

  • 黄袍散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黄袍散药方名称黄袍散处方薄荷30克黄柏甘草各9克黄连6克冰片不拘多少制法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口疳,口糜,走马牙疳。用法用量吹至患处。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嵩崖尊生》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