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反魂丹

反魂丹

药方名称反魂丹

处方当归(酒浸.切.焙.微炒)、乌犀(镑),各二两;干姜(炮)、枳壳(去瓤.麸炒)、白术(泔浸一宿.微炒)、人参(去芦)、木香(不见火)、茯苓(去皮)、丁香(不见火)、厚朴(去皮.姜汁炙熟)、天竺黄(细研)、败龟(酒.醋涂.炙黄)、蔓荆子(去白)、桑螵(微炒)、何首乌(泔浸一宿.煮过.切.焙)、白芷虎骨(酒.醋炙令黄)、晚蚕蛾(微炒),各三分;缩砂仁麻黄(去根.节)、麝香(别研)、羌活(去芦)、羚羊角(镑)、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三宿.焙干.炒黄)、川乌头(烧令通红.留烟少许.入坑以盏盖.新土围.食倾)、防风(去芦)、白花蛇(酒浸一宿.炙令熟.去皮.骨.用肉)、白僵蚕(去丝.嘴.微炒)、槟榔、白附子(微炮)、天南星(汤洗.生姜自然汁煮软.切.焙.炒黄)、藿香(叶.去土)、阿胶(碎炒.微炙)、肉桂(去粗皮)、细辛(去苗)、陈皮(去瓤.微炒)、槐胶乌蛇(酒浸一宿.炙熟.取肉用)、沉香(不见火)、乾蝎(微炙)、独活(去苗)、天麻(酒洗.切.焙),各一两;朱砂(细研水飞)、石斛(去根)、雄黄(细研水飞)、肉豆蔻(去壳.微炒)、牛黄(别研)、龙脑(别研)、水银附子(水浸後.炮.去皮.脐)、蝉壳(去土.微炒)、川芎,各半两;乌鸦一个(去嘴.翅.足),腻粉(别研)一分,狐肝三具(腊月采取同乌鸦一个.入新瓮内.以瓦盆盖头.用泥固济.炭火一斤.烧令通赤烟尽出.候冷.研细用),硫黄(研细.用瓷盏盛.慢火养成汁.入水银.急炒如青泥.成砂再研)半两,金箔二十片(为衣)。

炮制上如法修事,捣研令细,炼白蜜合和,入酥,再捣三、五千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癫,潮发,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诸病久虚,变生虚风,多睡昏困,荏苒不解,速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一圆,温薄荷自然汁化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泻肺汤

    药方名称泻肺汤处方桑白皮黄芩地骨皮知母麦门冬(去心)桔梗各等分功能主治治肺阴不足,肺经热盛而成的金疳。生于眼睥内,起如玉粒,碍睛涩痛,致生障翳;或生在气轮,珠痛泪流,午前病甚,午后略轻。用法用量上锉一

  • 炉赤洗剂

    药方名称炉赤洗剂处方炉甘石(黄连水飞)15克赤石脂粉15克 甘油15毫升制法上药加水合成100毫升。功能主治治药物性皮炎。用法用量外搽患处。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化坚汤

    《寿世保元》卷三:化坚汤药方名称化坚汤处方白术(去芦)6克茯苓(去皮)9克,当归9克川芎4.5克香附(炒)6克山楂6克枳实3克陈皮6克半夏(姜炒)6克桃仁(去皮、尖)10粒红花2.4克莪术3克甘草2.

  • 发背膏药

    药方名称发背膏药处方滴乳香120克(箬包烧红,用砖压出油)净没药120克(照前式去油)鲜油血竭120克 白色儿茶120克 上好银朱120克 杭州定粉120克 上好黄丹120克 上铜绿90克功能主治止痛

  • 葱蒲膏

    药方名称葱蒲膏处方葱白1握,蒲公英5两,豉1合。制法上捣烂。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贴之,用醋面纸封,贴3-5度。头出即愈。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八,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

  • 冷香散

    药方名称冷香散处方炉甘石2两,秋石2两,上梅花片8分,麝香2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瓷器盛之。功能主治内有七情之伤,触动无根之火,鼻孔肿痛。用法用量闻之。摘录《医学探骊集》卷四

  • 加减茯菟汤

    药方名称加减茯菟汤处方茯苓5钱,黄耆4钱,五味子2钱,菟丝饼8钱,人参3钱,焦术4钱,熟地5钱。功能主治阳强,即下消症。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注意宜戒色节欲,平心静养。各家论述此方以人参大补元气,焦术大

  • 疏肝解郁汤

    药方名称疏肝解郁汤处方香附9克青皮柴胡郁金各6克丹参12克川芎4.5克 红泽兰12克 延胡 金铃炭各6克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治肝郁气滞,经行不畅,色淡红,量少,间有血块,胸胁胀满,有时嗳气,舌

  • 疥癣膏

    《汉药神效方》引《疡科秘录》:疥癣膏药方名称疥癣膏处方中黄、硫黄。功能主治疥癣之大发,焮冲牵红线,痛甚剧者,或夏月暑夜痒甚不能安睡者。用法用量中黄为胡麻油一升,黄蜡二十两,郁金(末)二两,黄柏(末)一

  • 三花汤

    药方名称三花汤处方银花15克,菊花12克,红花9克,蒲公英24克,薄荷9克,蝉蜕9克,白蒺藜12克,赤芍12克,酒军3克。功能主治辛凉宣肺,祛风清热,化瘀通络。主风邪热毒,侵袭肺卫,郁滞成瘀,风火相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