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小建中汤

加味小建中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加味小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小建中汤

处方桂心22克甘草(炙)15克白芍药45克远志(去心)15克

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寒,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轻却痛,按重则愈,服热药并针灸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0枚,煎至160毫升,去滓,入饧糖10块如皂荚子大,煎令熔,空腹时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三因》卷九:加味小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小建中汤

处方桂心3分,甘草(炙)半两,白芍药1两半,远志(去心)半两。

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轻却痛,按重则愈,皆虚寒证,服热药并针灸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入饴糖1块如皂荚子大,煎令溶,食前温服。

摘录《三因》卷九

猜你喜欢

  • 碧油五枝膏

    药方名称碧油五枝膏处方桃枝1握,柳枝1握,桑枝1握,槐枝1握,皂角枝1握。制法上锉细,麻油10两,煎至8分,净入。功能主治止痛。主瘰疬发毒,脓血瘀肉。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二引《鲍氏方》

  • 高良姜十味散

    药方名称高良姜十味散处方高良姜5两,细辛5两,黄耆5两,白术5两,苦参5两,丁香2两,人参4两,干姜4两,豆蔻子3两,赤石脂6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胃中冷热不调,病根痼结,诸痢暂愈还发。用法用量先

  • 救破汤

    药方名称救破汤处方川芎1两,细辛1钱,白芷1钱。功能主治头痛如破,走来走去无一定之位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盖川芎最止头痛,非用细辛则不能直上于巅顶,非用白芷则不能尽解其邪气,而遍达于经络也。虽如

  • 济火延嗣丹

    药方名称济火延嗣丹处方人参90克黄耆250克巴戟天250克五味子90克黄连24克肉桂60克当归90克白术150克龙骨30克(煅)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柏子仁60克远志60克牡蛎30克(煅)金樱子6

  • 黄耆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黄耆丸药方名称黄耆丸处方黄耆杜蒺藜川楝子茴香(炒)川乌(炮,去皮、脐)赤小豆地龙(去土,炒)防风(去芦、叉)各30克乌药60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山药天花粉汤

    药方名称山药天花粉汤处方山药天花粉各30克制法将山药、天花粉同煎汤。功能主治补脾胃,生血。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服完。摘录《民间方》

  • 除湿木瓜汤

    药方名称除湿木瓜汤处方苍术、白茯苓、白术、甘草、木瓜、薄桂、泽泻、薏苡仁、柴胡、青皮、蝉蜕、当归、白芍、生地黄、乌药、牛膝、黄柏、知母、防风。功能主治跟疽。用法用量如痛,加乳香;虚,加人参、黄耆;冬加

  • 麻豆膏

    药方名称麻豆膏处方麻油2两,巴豆14粒,蓖麻子14粒,斑蝥7粒。制法以麻油熬煎三味枯黑,去滓,却入白蜡五钱,芦荟末三钱,搅匀,瓷罐收贮。功能主治诸癣。用法用量括破涂之。摘录方出《医学入门》卷六,名见《

  • 菟丝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菟丝子丸药方名称菟丝子丸别名大菟丝子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三)。处方菟丝子(净洗,酒浸)泽泻鹿茸(去毛)石龙芮(去土)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各30克石斛(去根)熟干

  • 巴豆涂敷方

    药方名称巴豆涂敷方处方巴豆1分(去心皮,出油尽用),肥枣10个(去核皮)。制法上为细末,以水1升,煮稀稠如膏,于布中绞取汁。功能主治瘘疮。用法用量涂敷疮上,1日1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