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珍益母十全丸

八珍益母十全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十全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十全丸

处方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30克甘草(炙)15克当归身(酒浸)60克川芎15克 熟地黄(酒浸)60克白芍药(醋炒)30克 角沉香12克

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炼蜜和丸,如捂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两虚,月经不调,久不孕,或妊振胎动不安者。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蜜汤送下90丸,食干果子压之;不善吞者化开服,尤效。冬月酒下。妇女经脉不调者,或有气血两虚而身体素弱,服此调养,当年而经不通者,服一料则通;经不调者,服一月则调;素不卒者,服一月即孕。

摘录《古今医统》卷八十四

《医统》卷八十四引《医林集要》:八珍益母十全丸

药方名称八珍益母十全丸

处方母草(5月5日、6月6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8两,人参(饭上蒸)1两,白术(饭上蒸)1两,白茯苓(饭上蒸)1两,甘草(炙)5分,当归身(酒浸)2两,川芎5分,熟地黄(酒浸)2两,白芍药(醋炒)1两,角沉香4钱。

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资益坤元,补养气血,除淋沥带下,俾羸形体壮,有调经、受孕之功,胎前和气,产后补虚。主

用法用量妇女经脉不调者,或有气血两虚而身体素弱,服此以养且调。当年而经不通者,服一料则通;经不调者,服一月则调;素不孕者,服一月即孕。胎前间或用一服则胎固而自安;妊娠微觉胎动,随用一服即安。产后用一服,以童便。酒化开调下,则无壅滞血运之候。多服之补虚活血。又治产后诸病极稳,急欲取效,以酒调化服。

摘录《医统》卷八十四引《医林集要》

猜你喜欢

  • 白果叶散

    药方名称白果叶散处方珍珠2钱,银粉2钱,雄黄1钱,白果叶(去梗,瓦上微火焙干,研末)3钱。功能主治能捆诸疡,不使漫生,即能消散。主瘰疬。用法用量先将珍珠、雄黄研末,同虾蟆心、肝10副捣烂,围住疬疮四边

  • 二黄汤

    《医学正传》卷二引东垣方:二黄汤药方名称二黄汤处方黄芩(酒制炒)黄连(酒制炒)生甘草各等分制法上药细切。功能主治泻实火,解热毒。主上焦火盛,头面肿大,目赤肿痛,心胸烦热、咽喉、口舌火盛及生疮毒等证。用

  • 扶元汤

    药方名称扶元汤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石斛??钱5分,白茯苓??钱5分,肉桂1钱,升麻1钱,山茱萸1钱2分,黄连1钱2分。功能主治脾胃久虚,泄泻不止,神思倦怠,饮食少进,四肢酸软。用法用量加大枣2个,

  • 湿香

    药方名称湿香处方沉香1.22千克甘松檀香雀头香(或藿香)甲香丁香零陵香鸡骨煎香各100克麝香71克 熏陆香97.5克制法上十味,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身体臭。用法用量临用时以蜜和。预和不中用。摘录《备急

  • 木瓜丸

    《中国药典》:木瓜丸药方名称木瓜丸处方木瓜80g当归80g川芎80g白芷80g威灵仙80g狗脊(制)40g牛膝160g鸡血藤40g 海风藤80g人参40g 制川乌40g 制草乌40g性状为糖衣浓缩丸,

  • 桂枝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桂枝汤药方名称桂枝汤处方桂枝、芍药,各二钱半。甘草(炙.三钱)。功能主治伤寒中风病头痛发热汉出恶风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 家秘神术汤

    《症因脉治》卷四:家秘神术汤药方名称家秘神术汤处方苍术、防风、石膏。功能主治风热霍乱。头痛身热,上吐下泻,心腹绞痛,甚则转筋。用法用量3味同煎。摘录《症因脉治》卷四《症因脉治》卷二:家秘神术汤药方名称

  • 冷壶散

    药方名称冷壶散处方良姜。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伏暑伤冷,暴泻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沉冷服。摘录《鸡峰》卷五

  • 黄雌鸡馄饨

    药方名称黄雌鸡馄饨处方黄雌鸡肉5两,白面7两,葱白2合(切细)。功能主治益脏腑,悦泽颜色。主老人脾胃气弱,不多食,痿瘦。用法用量上以切肉作馄饨,下椒酱五味,调和煮熟,空心食之,每日1次。摘录《养老奉亲

  • 中满分消丸

    药方名称中满分消丸处方白术人参炙甘草猪苓(去黑皮)姜黄各3克茯苓(去皮)干姜砂仁6克泽泻橘皮各9克 炒知母12克 炒黄芩36克 炒黄连半夏(汤洗)炒枳实各15克 姜厚朴30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