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公藤风湿药酒

丁公藤风湿药酒

药方名称丁公藤风湿药酒

处方丁公藤1kg,桂枝30g,麻黄37.5g,羌活3g,当归3g,川芎3g,白芷3g,补骨脂3g,乳香3g,猪牙皂3g,陈皮13g,苍术3g,厚朴3g,香附3g,木香3g,枳壳20g,白术3g,山药3g,黄精8g,菟丝子3g,小茴香3g,苦杏仁3g,泽泻3g,五灵脂3g,蚕砂6.5g。

制法以上二十五味,丁公藤蒸二小时后,与桂枝等二十四味,置容器内,加入白酒4.25升,密闭浸泡,浸泡期间加温2至5次,每次使浸泡液达35℃,浸泡四十天,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跌仆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毫升,1日2至3次;外用,擦患处。若有肿痛黑瘀,用生姜捣碎炒热,加入药酒适量,擦患处。

注意孕妇禁内服,可外擦患处,但忌擦腹部。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猜你喜欢

  • 川芎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川芎石膏汤药方名称川芎石膏汤处方石膏(一钱)桔梗(一钱)川芎(五分) 芍药(五分) 山栀(五分)人参(五分)白术(五分)黄芩(七分)大黄(七分)菊花(七分)荆芥穗(七

  • 黄丹软膏

    药方名称黄丹软膏处方黄丹12克黄柏(粉)12克 枯矾6克 凡士林7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与凡士林调成软膏。功能主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外用。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当归鹿茸散

    药方名称当归鹿茸散处方当归、鹿茸、熟地黄、葵子、蒲黄、续断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劳损,虚弱尿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调下,日3次。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枸杞煎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枸杞煎丸药方名称枸杞煎丸处方枸杞根叶花不拘多少(木臼中烂捣,水煮1复时,绞取浓汁5升,入酒5升,同熬成膏),肉苁蓉(酒浸,切,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白术2两,熟干地

  • 大和中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大和中饮药方名称大和中饮处方陈皮3~6克枳实3克砂仁1.5克山楂6克麦芽6克厚朴4,5克泽泻4.5克功能主治主饮食留滞,积聚。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10~240毫升,

  • 梨汁饼子

    药方名称梨汁饼子处方朱砂(别研)2钱,粉霜(别研)2钱,马牙消(别研)2钱,水银2钱,硫黄2钱(与水银结砂子),牛黄(别研)半钱,龙脑(别研)半钱,麝香(别研)半钱,铁粉半两(别研),天南星2两(为末

  • 救命通心散

    药方名称救命通心散处方川乌头1两(用青盐1钱,酒1盏,浸1宿,去皮尖,焙干),川楝子1两(用巴豆21粒,同炒候黑色,去巴豆),茴香半两,石燕1对,土狗5枚,芥子1钱6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肠气痛。

  • 加味蜈蚣散

    药方名称加味蜈蚣散处方川芎、羌活、蜈蚣、全蝎、鱼鳔、黄芩、马前、雄黄、蚯蚓(焙干)、川乌头。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破伤风,角弓反张,口噤咬牙甚者。用法用量酒调下。摘录《证治宝鉴》卷一

  • 起痿汤

    药方名称起痿汤处方生箭耆12克 生赭石18克(轧细)怀牛膝18克天花粉18克玄参15克柏子仁12克 生杭芍12克 生明没药9克 生明乳香9克蟅虫4枚(大的)制马前子末0.6克功能主治治因脑部充血以至肢

  • 神功圆

    药方名称神功圆处方大麻仁(别捣如膏)、人参,各二两;诃黎勒皮、大黄(绵纹者.面裹.煨),各四两。炮制上为细末,入麻仁捣研匀,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三焦气壅,心腹痞闷,六腑风热,大便不通,腰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