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鳝

黄鳝

药材名称黄鳝

拼音Huánɡ Shàn

别名鳝鱼

来源合鳃目合鳃科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以活鲜个体入药。

生境分部除西北外,全国各地,广有分布。

性味甘、咸,温。

功能主治补五脏。主治虚劳,身体消瘦,湿热,身痒,臁疮及肠风痔漏。

用法用量4~8两,炖汤服或捣烂外敷。

复方黄鳝血治口歪及耳心痛。

黄鳝骨配鸡蛋清、酸、盐水共捣烂加灰面贴治臁疮。

黄鳝血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方法:将黄鳝先放在清水中养6~8小时。治疗时,用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洗患耳,擦干脓液,吸干水分,然后用镊子或止血钳将黄鳝颈部钳住,用消毒后的剪刀把鱼尾剪断,让鲜血滴入耳中,侧卧20~40分钟。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黄花母根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根药材名称黄花母根拼音Huánɡ Huā Mǔ Gēn别名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根。全年可采

  • 败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败毒草药材名称败毒草别名耳叶金毛裸蕨来源蕨类裸子蕨科耳叶金毛裸蕨Gymnopteris bippinnata var. auriculata (Fr.) Ching,以根、全草入药

  • 南蛇竻苗

    药材名称南蛇竻苗拼音Nán Shé Lè Miá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气》来源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夏、秋季采。性味《陆川本草》:"苦,寒。"

  • 蒺藜花

    《中药大辞典》:蒺藜花药材名称蒺藜花拼音Jí Lí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花。功能主治《本草衍义》:"治白癜风。阴干为末,每服三、二钱,饭后以酒调服。&

  • 榆枝

    药材名称榆枝拼音Yú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pumila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树枝,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m。树皮暗灰

  • 梵天花根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根药材名称梵天花根拼音Fàn Tiān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性味甘苦,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 樟树皮

    《中药大辞典》:樟树皮药材名称樟树皮拼音Zhānɡ Shù Pí别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

  • 鲜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鲜黄连药材名称鲜黄连拼音Xiān Huánɡ Lián别名毛黄连、细辛幌子、假细辛来源小檗科鲜黄连属植物鲜黄连Jeffersonia dubia (Maxim.

  • 林檎

    《中药大辞典》:林檎药材名称林檎拼音Lín Qín别名来禽(《王右军帖》),文林果、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治闻记》),花红果(《滇南本草》),花红、沙果(《品汇精要》),林禽(

  • 桑叶露

    《中药大辞典》:桑叶露药材名称桑叶露拼音Sānɡ Yè Lù别名上清(《石药尔雅》)。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桑叶的蒸馏液。功能主治《金氏药帖》:"治目疾红筋,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