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鲫鱼头

鲫鱼头

《中药大辞典》:鲫鱼头

药材名称鲫鱼头

拼音Jì Yú Tóu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

性味《药对》:"温。"

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黄水疮。

①《唐本草》:"头灰,主小儿头疮,口疮,重舌,目翳。"

②《本草拾遗》:"主咳嗽,烧为末服之。"

③《滇南本草》:"烧灰治癞疮。"

④《纲目》:"烧研饮服,治下痢;酒服,治脱肛及女人阴脱,仍以油调搽之;酱汁和涂小儿面上黄水疮。"

⑤《本草再新》:"发痘疹。"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1~2钱。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鲫鱼头

药材名称鲫鱼头

拼音Jì Yú Tóu

英文名Goldfish head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

原形态鲫鱼,体侧扁,宽而高,腹部圆。头小。吻钝。口端位。无须。眼大。下咽齿1行,侧扁,倾斜面有一沟纹。鳃耙37-54,细长,呈披针形。鳞大,侧线鳞。背鳍4,15-19,鳍长,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之中间。臀鳍3,5,背、臀鳍均有硬刺。全身呈银灰色,背部色略暗。各鳍均为灰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鲫鱼适应性很强,是一种广温性鱼类。

资源分布:我国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各省区均有分布。

性状四季均可捕捞,切取鱼头,洗净,鲜用或烘干。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止咳;止痢;敛疮。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未,3-6g。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未调敷。

各家论述1.《唐本草》:头灰,主小儿头疮,口沧,重舌,目翳。

2.《本草抢遗》:主咳嗽,烧为未服之。

3.《滇南本草》:烧灰治癞疮。

4.《纲目》:烧研饮服,治下痢;酒服,治脱肛及女人阴脱,仍以油调搽之;酱汁和涂小儿面上黄水疮。

5.《本草再新》:发痘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滇山茶

    药材名称滇山茶拼音Diān Shān Chá别名南山茶、云南茶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滇山茶的叶和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采收和储藏:冬季采集

  • 黍米

    《中药大辞典》:黍米药材名称黍米拼音Shǔ Mǐ出处《别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夏,秋采收。原形态黍(《诗经》)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叶鞘松

  • 黑穗画眉草

    药材名称黑穗画眉草拼音Hēi Suì Huà Méi Cǎo别名露水草、万人羞来源禾本科黑穗画眉草Eragrostis nigra Nees,以全草或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

  • 制何首乌

    药材名称制何首乌英文名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1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

  • 野漆树叶

    药材名称野漆树叶拼音Yě Qī Shù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野漆树的叶。原形态野漆树(《植物名实图考》),又名:染山红(《植物名实图考》),山漆、漆柴、毛叶漆。

  • 山螃蟹

    药材名称山螃蟹拼音Shān Pánɡ Xiè别名纵横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溪蟹科动物束腹蟹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telphusa(Paratelphusa)chongi Wu采收和储藏:全年

  • 鲟鱼

    《中药大辞典》:鲟鱼药材名称鲟鱼拼音Xún Yú别名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尉鱼、仲明鱼(陆玑《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

  • 药用小阴地蕨

    药材名称药用小阴地蕨拼音Yào Yònɡ Xiǎo Yīn Dì Jué别名蕨萁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药用阴地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epteridium officinale(C

  • 安徽小檗

    药材名称安徽小檗来源小檗科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nendt,以树枝、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利尿杀虫。主治黄疸,目疾,热痢下血,淋浊

  • 帚菌

    药材名称帚菌拼音Zhǒu Jūn别名笤帚菌、红扫把来源药材基源:为珊瑚菌科真菌美丽枝瑚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maria formosa(Pers.ex Fr.)Quél.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