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长春七

长春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长春七

药材名称长春七

拼音Chánɡ Chūn Qī

别名长虫七

来源为伞形科邪蒿属植物长春七Seseli giraldii Diels,以入药。夏秋采挖,洗净,晒干备用。

性味辛、甘,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祛风活络。用于感冒,咳嗽,头痛,牙痛,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2~3钱,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长春七

药材名称长春七

拼音Chánɡ Chūn Qī

别名长虫七(《陕西中草药》)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长春七。夏、秋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长,露出地面,密被残存的叶柄纤维。茎无毛,上部分枝。基生叶丛生,有柄,2回羽状分裂;下部的羽片有柄,上部的无柄;小羽片5~7个,近卵形,无柄,除表面脉上具小乳突状柔毛外,均光滑,边缘具4~6个近镰形的锐裂,裂片有小细尖。复伞形花序;总苞无或少数;伞梗10~25个,具披针状线形小苞片,小苞片被刚毛;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长达4毫米,有7肋;肋上被刚毛。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或山坡石缝中。分布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性味《陕西中草药》:"辛甘,温。"

功能主治《陕西中草药》:"发散风寒,祛风湿,镇痛,健脾胃,止咳,解毒。治感冒风寒,周身疼痛,咳嗽,头痛,牙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疼痛、麻木,金牛七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复方①治风寒感冒:长春七三钱,防风二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风湿疼痛:长春七、橡木根皮各三钱,钮子七二钱。水煎服。

③治跌打损伤,瘀血内停:长春七三钱,金牛七三厘,童便二盅为引,水煎放凉服。每三小时服二小盅。

④治牙痛:长春七一小片,咬痛牙处含化。(②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长春七

药材名称长春七

拼音Chánɡ Chūn Qī

英文名Root of Buchtorm Libanotis

别名石长春、长虫子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岩风、条风和灰毛岩风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banotis buchtormensis (Fisch.) DC. [Bubon buchtormensis Fisch.; Seseli giraldi Diels]2.Libanotis lancifolia K.T.Fu3.Libanotis spodotrichoma K.T.Fu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0.5-1m。根颈粗壮,径1-3cm,长2-5cm,顶部残存密集的棕褐色枯鞘纤维;根圆柱形,径1-2cm,灰棕色,上部有少数分枝。茎单一,或数茎丛生,有棱状突起和纵沟,光滑无毛。基生叶多数丛生;叶柄长2.5-12cm,基部为宽阔叶鞘;叶片轮廓长圆状卵形,长7-25cm,宽5-12cm,二回羽状全裂或三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卵形或倒卵状楔形,长0.7-2cm,宽0.5-1.5cm,有3-5锐锯齿,齿端有小尖头,学滑无毛,仅背面叶脉和叶轴偶有乳头状毛,上部茎生叶仅有狭长披针形叶鞘,叶片较小,分裂回数较少。复伞形花序多分枝,花序梗粗壮,有条棱,花序直径3-12cm;总苞片线状披针形,有稀疏短毛;伞辐30-50,有条棱及短硬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5-40;小总苞片10-15,线形,外面密生柔毛;花瓣白色,外面多柔毛;萼齿披针形,花柱外曲,花柱基圆锥形。分生果椭圆形,横剖面近半圆形,长3mm,宽2-2.3mm,果棱尖锐突起,密生短粗毛,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2,胚乳腹面平直。花期7-8月,果期8-9月。

本种与岩风的区别为:有明显主茎,根茎粗壮,木质化,上喘有多数呈鳞片状覆盖的枯萎叶鞘。基生叶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有柄,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复伞形花序多分枝,花序梗有稀疏短毛;无总苞片;伞辐4-9,不等长,密生短毛;小伞形花序有花5-10;小总苞片5-7。分生果半圆柱状,密被刚毛,每棱槽中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本种与上2种区别为:植株呈灌木状,茎直立,分枝多而向上;基生叶有长柄,叶柄长6-10cm,基部有宽阔叶鞘,边缘质;一回羽状复叶或近二回羽状全裂,小叶或羽片卵形。复伞形花序;无总苞,伞辐5-12,不等长;小伞形花序有花15-30;小总苞片7-10。分生果狭长倒卵形,密被灰色长柔毛。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000m的向阳石质山坡、石隙、路旁及河滩草地。生于海拔400-1100m的向阳草坡、灌木丛中及山谷岩石陡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新疆、宁夏、四川等地。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上粗下细。表面灰褐色,上部有横细纹,顶端有多数枯鞘纤维,下部可见支根痕。质硬,断面纤维状。气微香,味微辛、苦。

化学成分根和叶中均含有香豆精类物质:镰叶芹酮(falcarinone),异欧前胡内酯(isoimopeatorin),花椒毒素(xantho-toxin),3-羟基二氢邪蒿素-β-methylcrotonate),3-羟基二氢邪蒿素异缬草酸酯(3-hydroxydihydroseseline isovalerate),异环氧飞龙掌血内酯(isoac-uleatin),7去甲基-7-异戊烯基异环氧飞龙掌血内酯(7-demethyl-7-isopentenyl isoaculeatin)[1],根还含有香柑内酯(bergapten),黄芹加林(xanthogalin),黄芹 加醇(xanthogalol),岩风素(buch-tormin)[2],欧芹酚甲醚(osthol),亚洲岩风素(sesibiricin)[3],长春七甲素(libanotin A)等香豆精类物质,以及反式对羟基桂皮酸(trans-p-hydroxycinnamic acid)[4]。此外,根尚含β、γ-谷甾醇(β、γ-sitosterol),D-甘露醇(D-mannitol)[7]。

果实中含香柑内酯(bergaptene),花椒毒素(xanthotoxin),橙花叔醇(nerolidol),甜没药萜醇(bisabolol),桉叶醇(eudesmol),异欧前胡内酯(isoimperatorin),欧芹酚甲醚(osthol),欧前胡内酯(imperate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香柑醇(bergaptol),异环氧飞龙掌血内酯(isoaculeatin);还含有C20-31的烷烃,柠檬烯(limon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丁香烯(caryophyllene)等烃类化合物和种脂肪酸[5]。

性味味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风湿痹痛;筋骨麻木;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泡酒;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感想末调敷。

各家论述《陕西中草药》:发散风寒,祛风湿,镇痛,健脾胃,止咳,解毒。治感冒风寒,周身疼痛,咳嗽,头痛,牙痛,关节肿痛,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疼痛、麻木,金牛七中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油散木

    药材名称油散木别名大参来源五加科油散木Macropanax dispermus (Blume) O. Ktunz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健脾理气,舒筋活络。主治小儿疳积,

  • 黑塔子根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根药材名称黑塔子根拼音Hēi Tǎ Zǐ Gēn别名油柿根(《分类草药性》)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9~11月采挖,晒干。原形态福州柿,又名:黑塔子、黑丁香、

  • 滨旋花

    药材名称滨旋花拼音Bīn Xuán Huā别名马鞍藤、肾叶天剑来源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肾叶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状茎入药。秋冬采

  • 石榴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榴叶药材名称石榴叶拼音Shí Liu Yè来源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以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性味酸、涩,温。功能主治收敛止

  • 牛胞衣

    《中药大辞典》:牛胞衣药材名称牛胞衣拼音Niú Bāo Yī出处《纲目》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胎盘。功能主治《海上方》:"治臁疮不敛,牛胞衣一只,烧存性,研搽。"摘录

  • 丽萼熊巴掌

    药材名称丽萼熊巴掌拼音Lì è Xiónɡ Bā Zhɑnɡ英文名Longawn Metalleaf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丽萼熊巴掌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

  • 桃金娘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金娘药材名称桃金娘拼音Táo Jīn Niánɡ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

  • 猪蹄甲

    《中药大辞典》:猪蹄甲药材名称猪蹄甲拼音Zhū Tí Jiǎ别名猪悬蹄(《本经》),猪悬蹄甲(《千金·食治》),猪蹄合子(《圣济总录》),猪爪甲(《普济方》),猪退(《纲目》)。出

  • 母菊

    《中药大辞典》:母菊药材名称母菊拼音Mǔ Jú别名欧药菊、洋甘菊(《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菊科植物母菊的花或全草。5~7月采取花朵或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

  • 临时救

    药材名称临时救拼音Lín Shí Jiù别名黄花草、九莲灯、匍地龙(《湖南药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胡氏排草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弱,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