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虎杖叶

虎杖叶

《中药大辞典》:虎杖叶

药材名称虎杖叶

拼音Hǔ Zhànɡ Yè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叶片

化学成分叶含异槲皮甙,较多的叶绿醌C和叶绿醌B,鞣质17%。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捣敷蛇咬。"

②《本草推陈》:"治风湿痛。""采其嫩芽,干燥后煎汤为解热剂。"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虎杖叶

药材名称虎杖叶

拼音Hǔ Zhànɡ Yè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Zucc.[P.reynoutria Makino;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

采收和储藏:春季及夏、秋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m以上。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丛生,无毛,中空,散生紫红色斑点。叶互生;叶柄短;托叶鞘膜质,褐色,早落;叶片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cm,宽5-9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成腋生的圆锥花序;花梗细长,中部有关节,上部有翅;花被5深裂,裂片2轮,外轮3片在果时增大,背部生翅;雄花雄蕊8;雌花花往3,柱头头状。瘦果椭圆形,有3棱,黑褐色。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茎叶含少量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并含枸橼酸(citr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苹果酸(malic acid)等。叶中尚含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瑞诺甙(rey-noutrin),萹蓄甙(avicularin),金丝桃甙(hyperin),芸香甙(rutin)[1,2],以及较多的叶绿醌(plastoquinone)C和B[3],鞣质约17%[4]。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解热毒。主风湿关节疼痛;蛇咬伤;漆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浸渍。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捣敷蛇咬。

2.《本草推陈》:治风湿痛。采其嫩芽,干燥后煎汤为解热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壳骨

    药材名称山壳骨拼音Shān Ké Gǔ英文名all-grass of Palatebearing Pseuderanthemum别名小驳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钩

  • 附地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附地菜药材名称附地菜拼音Fù Dì Cài别名伏地菜来源为紫草科附地菜属植物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Be

  • 定草根

    药材名称定草根拼音Dìnɡ Cǎo Gēn别名二面快、青丝还阳、倒生莲、盘龙莲、树林珠、长生铁角蕨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 Hook.

  • 红白二丸果

    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果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eonia sinensis A.DC.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

  • 一碗泡

    药材名称一碗泡拼音Yì Wǎn Pào别名川风来源远志科齿果草属植物齿果草Salomonia cantoniensis Lou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微辛,平。

  • 臭矢菜

    药材名称臭矢菜别名羊角草、黄花菜、野油菜来源白花菜科臭矢菜Cleome vircos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性味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去腐

  • 大马蓼

    药材名称大马蓼拼音Dà Mǎ Liǎo别名蓼草、旱苗蓼、白辣蓼来源蓼科蓼属植物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辛、苦,凉。

  • 鹿蹄根

    药材名称鹿蹄根拼音Lù Tí Gēn别名绿泥根(《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根、根皮或树皮。原形态冻绿,又名:红冻、狗李、油葫芦子、搭绿皮、大脑头

  • 苦壶卢蔓

    《中药大辞典》:苦壶卢蔓药材名称苦壶卢蔓拼音Kǔ Hú Lú Mà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茎。夏、秋采。功能主治《稗史》:"痳疮,煎汤浴之。&qu

  • 魔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魔芋药材名称魔芋拼音Mó Yù别名蒟蒻、花杆南星、花杆莲、麻芋子、花伞把来源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魔芋An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