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蔷薇叶

蔷薇叶

《中药大辞典》:蔷薇叶

药材名称蔷薇叶

拼音Qiánɡ Wēi Y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

功能主治《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

复方①治下疳疮:黄蔷薇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极细末,洗净敷上。(《摄生众妙方》)

②治痈疽脓成不溃: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江西中医药》(12):59,1957)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蔷薇叶

药材名称蔷薇叶

拼音Qiánɡ Wēi Yè

英文名Leaf of Japanese Ros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multiflor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叶,晒干。

原形态野蔷薇 攀援灌木,小枝有短、粗稍弯曲皮刺。小叶5-9,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连叶柄长5-10cm;托叶篦齿状,大部贴生于叶柄;小叶片倒卵形,长圆形或卵形,长1.5-5cm,宽0.8-2.8cm,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柔毛,小叶柄和轴有散生腺毛。花两性;多,朵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直径1.5-2cm;萼片5,披针形,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花瓣5,白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雄蕊多数;花柱结合成束。果实近球形,直径6-8mm,红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木麻黄鞣亭(casuarictin)。

性味甘;凉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用捣敷。

复方①治下疳疮: 黄蔷薇叶不拘多少,焙干为极细末,洗净敷上。 (《摄生众妙方》)②治痈疽脓成不溃: 蔷薇叶,晒干研末,蜂蜜和醋调敷,露出疮顶,自溃。〔《江西中医药》(12):59,1957〕

各家论述《南宁市药物志》:捣烂外敷,生肌收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扇子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扇子七药材名称扇子七拼音Shàn Zi Qī别名扇子还阳、阴阳扇、双扇兰、大对月草、菊花双叶草、一把伞、连子七来源兰科杓兰属植物扇脉杓兰Cypripedium japon

  • 甘草

    《中国药典》:甘草药材名称甘草拼音Gān Cǎo英文名RADIX GLYCYRRHIZAE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 四川木蓝

    药材名称四川木蓝拼音Sì Chuān Mù Lán别名山皮条来源豆科四川木蓝Indigofera szechuanensis Craib,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

  • 黄花参

    药材名称黄花参拼音Huánɡ Huā Shēn别名毛叶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粘毛假尖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rdoechmanthera glutinosa (Nees) Breme

  • 地麻黄

    药材名称地麻黄拼音Dì Má Huánɡ别名粟米草(《植物名实图考》),地杉树(《贵州民间药物》),鸭脚瓜子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杏科植

  • 厚叶沿阶草

    药材名称厚叶沿阶草别名达山来源百合科厚叶沿阶草Ophiopogon jaburan (Kunth) Lod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辛,微温。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痹痛,瘫痪,

  • 棕榈子

    《中药大辞典》:棕榈子药材名称棕榈子拼音Zōnɡ Lǘ Zǐ别名败棕子(《药材学》),棕树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原形

  • 消石

    《中药大辞典》:消石药材名称消石拼音Xiāo Shí别名芒消(《别录》),苦消(《药性论》)。化金石、水石(《石药尔雅》),焰消(《土宿本草》),火消(《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矿物硝石

  • 地红子

    药材名称地红子拼音Dì Hónɡ Zǐ别名矮红子来源蔷薇科小叶平枝灰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var. perpusillus Schne

  • 狭萼半边莲

    药材名称狭萼半边莲拼音Xiá è Bàn Biān Lián别名大种半边莲、野烟叶、大号半边莲、山梗菜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线萼山梗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belia mell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