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荭草花

荭草花

《中药大辞典》:荭草花

药材名称荭草花

拼音Hónɡ Cǎo Huā

别名水荭花(《摘元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蓼科植物红蓼花序

性状干燥花序,花多数,攒簇成穗,花被5瓣,淡红色或带白色,初开时常呈扁形的半开放状态。

功能主治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

《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熬膏贴。

复方①治胃脘血气作痛:水荭花一大撮,水二钟,煎一钟服。(《董炳集验方》)

②治心气疞痛:水荭花为末,热酒服二钱。(《摘元方》)

③治痢疾初起:水荭花(取花、叶)炒末。每服三钱,红痢蜜汤下,白痢沙糖汤下。(《经验广集》)

④贴痞:水荭花(花、叶、茎、根同用),取一、二担水,满锅煮透,去渣,存汁,慢火熬成膏,纸绢任摊,狗皮更好。(《经验广集》水荭花膏)

⑤治横痃:荭草花一握,红糖五钱。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荭草花

药材名称荭草花

拼音Hónɡ Cǎo Huā

别名水荭花、何草花、狗尾巴花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荭蓼的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orientale 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中空,多分枝,密生长毛。叶互生;叶柄长3-8cm;托叶鞘筒状,下部膜质,褐色,上部草质,被长毛,上部常展开成环状翅;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0-20cm,宽6-12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疏生软毛。总状花序由多数小花穗组成,顶生或腋生;苞片宽卵形;花淡红或白色;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雄蕊通常7,长于花被;子房上位,花柱2。瘦果近圆形,扁平,黑色,有光泽。花期7-8月,果期 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

资源分布:除西藏自治区外,分布几遍全国。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消积;止痛。主头痛;心胃气痛;腹中痞积;痢疾;小儿疳积;横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天、熬膏。外用:适量,熬膏贴。

各家论述《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龙眼树皮

    《中药大辞典》:龙眼树皮药材名称龙眼树皮拼音Lónɡ Yǎn Shù Pí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树皮的韧皮部。功能主治治疳积,疔疮。①《岭南采药录》:"能杀虫,可洗疳疮。"②《南宁市

  • 石柑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柑子药材名称石柑子拼音Shí Gān Zǐ来源天南星科石柑子属植物石蒲藤Pothos chinensis (Raf.)Merr.;石柑子P. cathcartii Sc

  • 蔓胡颓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蔓胡颓子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拼音Màn Hú Tuí Zǐ别名耳环果、羊奶果、甜棒槌、砂糖罐、桂香柳来源胡颓子科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 羊耳朵叶

    药材名称羊耳朵叶拼音Yánɡ ěr Duo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密蒙花"条。性味《滇南本草图说》:"性微

  • 番荔枝根

    药材名称番荔枝根拼音Fān Lì Zhī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番荔枝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nona reticulat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

  • 叶象花

    《中药大辞典》:叶象花药材名称叶象花拼音Yè Xiànɡ Huā别名草本一品红(《海南植物志》),一品红(《文山中草药》)。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毛稔

    《中药大辞典》:毛稔药材名称毛稔拼音Máo Rěn别名山啄咯、红花野牡丹、豹牙郎(《广西药植名录》),豺狗舌、红爆牙狼(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野牡

  • 大叶醉鱼草

    药材名称大叶醉鱼草拼音Dà Yè Zuì Yú Cǎo别名紫花醉鱼草、大蒙花、酒药花来源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大叶醉鱼草Buddleia davidii Franc

  • 小毛鸡

    药材名称小毛鸡拼音Xiǎo Máo Jī别名小鸦鹃来源鹃形目杜鹃科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 lignator Swinhoe,以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

  • 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球兰药材名称球兰拼音Qiú Lán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来源萝藦科球兰属植物球兰Hoya carn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