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线叶蓟

线叶蓟

《中药大辞典》:线叶蓟

药材名称线叶蓟

拼音Xiàn Yè Jì

别名红花、山红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纺锤形,稀疏分枝,肉质。茎直立,上部分枝,有白色蛛丝状毛或细软毛。基部叶于花后雕落;中部叶近无柄,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上面粗糙,下面有稀疏白色蛛丝状毛,边缘不规则浅裂或不裂,并有长短不等的尖刺;上部叶渐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有长柄,总苞圆球形,紫红色;花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瘦果长椭圆形,有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丘陵、低山坡疏林下、郊野路边、水沟边和空旷地上。分布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线叶蓟甙A和B,A为5,4’-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或5,4’-二羟基-3,6,8-三甲氧基黄酮的葡萄糖甙。

性味酸,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线叶蓟根一两(或花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赤白带:线叶蓟根五钱,白英一两半,益母草四钱,棕榈子一两,紫花地丁丹参各六钱。水煎服。

③治尿路感染:鲜线叶蓟根、过路黄各一两,地榆根、紫金牛车前草各五钱。水煎服。

④治跌打损伤:线叶蓟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服。

⑤治乳腺炎:鲜线叶蓟根、葱白各适量。捣烂,加热,喷黄酒适量,敷患处。

⑥治疖痈:鲜线叶蓟根适量。捣烂,加黄酒敷患处。

⑦治神经性皮炎:线叶蓟根二两,千里光一两,水煎服,连服十天以上;另取苦参煎水,外洗患处。

⑧治毒蛇咬伤:线叶蓟根、山白菊根,加鸡蛋清捣烂外敷,每天换药一次。(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线叶蓟

药材名称线叶蓟

拼音Xiàn Yè Jì

英文名all-grass of Linearleaf Thustle

别名红花、山红花、尖叶小蓟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lineare (Thunb.) Sch.- Bip.var. Pallidum (Kitam. ) Ling;[Carduus linearis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线叶蓟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直伸。茎直立,有条棱,上部有分枝,全部茎枝被稀疏的蛛丝毛及多细胞长节毛或无毛至几无毛。下部和中部茎叶长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6-12(-23)cm,宽2-2.5(-5)cm,向上的叶渐小,全部茎叶不分裂,先端急尖或钝或尾状渐尖,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民办柄,上部叶则无柄,上面绿色,被双细胞长或短节毛,下面色淡或呈淡白色,被稀疏的蛛丝状毛,边缘稀疏的蛛丝状毛,边缘细密的针刺,少有在叶下部两侧边缘有凹缺状微浅齿的。头状花序生茎枝端;总苞片形或长卵形,直径1-2cm;总苞片约6层,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先端有针刺,内层先端渐尖,最内层先端膜质扩大,红色;花紫红色,花冠长约2cm,不等5深裂。瘦果倒金字塔状,长约2.5mm,先端截形;冠毛浅褐色,多层,呈刚毛长羽毛状,长达1.5cm。花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700的山地草坡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及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中国蓟醇(cirsilineol),3-去甲中国蓟醇(cirsiliol)[1,3,中国蓟醇4-葡萄糖甙(cirsilineol-4-monogluco-side)和 3-去甲中国蓟醇4-葡萄糖甙(cirsiliol-4-monoglu-coside)[2,4]。

性味味酸;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乳腺炎;跌打损伤;尿路感染;痈疖;痈;神经性皮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波缘楤木

    药材名称波缘楤木拼音Bō Yuán Sǒnɡ Mù英文名root of Undulateleaf Aralia, Undulate Aralia别名红刺脑包、顶天刺、龙牙楤木、三百棒、紫红伞出处始载于

  • 腰子草

    药材名称腰子草拼音Yāo Zi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 Herminium别名双肾草、肾囊草、秤砣草、蛇尾草、蛇含草、鸡心贝母、人头七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

  • 扭子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扭子菜药材名称扭子菜拼音Niǔ Zǐ Cài来源桔梗科扭子菜Heterocodon brevipes (Hemsl.)Hand.-Mazz. et Nannf.,以全草入

  • 野靛

    药材名称野靛来源报春花科野靛Lysimachia decurrens G. Forst. var. acroadenia Makino [L. acroadenia Maxim.], 以叶或地上部分入

  • 纤冠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纤冠藤药材名称纤冠藤别名大防己、入的龙、羊乳藤、细羊角、睡地金牛来源萝藦科纤冠藤Gongronema nepalense (Wall.) Decn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广

  • 黄脚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脚鸡药材名称黄脚鸡拼音Huánɡ Jiǎo Jī别名竹根假万寿竹、十样错、玉竹[贵州]来源百合科假万寿竹属植物竹根假万寿竹Disporopsis perryi (Hua

  • 阴地蕨

    《中药大辞典》:阴地蕨药材名称阴地蕨拼音Yīn Dì Jué别名一朵云(《天宝本草》),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独脚蒿、冬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药材名称蛏拼音Chēnɡ别名缢蛏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竹蛏科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ck),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沿海地区。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虚,利水,解毒。水肿

  • 玉蜀黍根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根药材名称玉蜀黍根拼音Yù Shǔ Shǔ Gēn别名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纲目》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

  • 黄花母

    《中药大辞典》:黄花母药材名称黄花母拼音Huánɡ Huā Mǔ别名大地丁草、拔脓消(《广西中药志》),黄花猛、脓见愁、地膏药(《文山中草药》),金盏花、单枝落地(《泉州本草》),生扯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