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蟾蜍

石蟾蜍

药材名称石蟾蜍

拼音Shí Chán Chú

别名瓜蒌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趾叶栝楼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nthes Merr.et 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草质藤本。攀援;茎细,具纵棱及槽,无毛或仅节上被短柔毛。叶柄长2.5-6cm,具纵条纹,无毛;指状复叶具小叶3-5片;小叶片膜质或近纸质,中央小叶常为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9-12cm,宽2.5-3.5cm,两端渐尖,边缘具疏离细齿,外侧两片近于菱形或不等侧的卵形,上面幼时被短硬毛,后变为白色圆糙点,背面淡绿色,无毛,具颗粒状突起,主脉和侧脉在上面稍凹,密被短柔毛,背面凸起,具白色圆糙点,细脉网状。卷须长而细弱,具条纹,2歧。雄总状花序长14-19cm,总花梗及花梗被褐色短柔毛,具纵槽纹,中部以上有花8-20朵;苞片倒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0-15mm,宽约8mm,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中部以上撕裂或具不规则的锐齿;花梗长4mm;花萼筒狭漏斗状形,长2-4cm,上部径7-10mm,裂片披针形,长7-10mm,宽2-3.5mm,宽8-12mm,先端具流苏;雌花单生,萼筒圆柱形,长约3mm,径约5mm,萼齿和花冠同雄花;子房卵形,长1.5cm,径8mm,无毛。果实球形,径5-6cm,橙黄以,光滑无毛;果柄长1(-3)cm。种子卵形,膨胀,灰褐色,长10-12mm,宽约8mm,先端圆形,种脐压扁,三角形,无边棱及线。花期6-8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谷疏林中、灌丛或路旁草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酸(fatty acid),包括月桂酸(lauric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还含血凝集素(hemagglu-tinin)。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咳嗽痰稠;咽喉肿痛;胸闷;便秘;痈肿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枝鱼藤

    药材名称毛枝鱼藤拼音Máo Zhī Yú Ténɡ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Roughstem Jewelvine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粗茎鱼藤的

  • 乌骨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骨鸡药材名称乌骨鸡拼音Wū Gǔ Jī别名乌鸡、武山鸡、羊毛鸡、绒毛鸡、松毛鸡、黑脚鸡、丛冠鸡、穿裤鸡来源雉科动物乌骨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

  • 自扣草

    药材名称自扣草拼音Zì Kòu Cǎo英文名Herb of Canton Buttercup别名鹿蹄草、鹿啼草、自蔻草、小回回蒜、假芹菜、千里光、自灸草、野芹菜、点草、田芹菜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

  • 色赤杨

    《中药大辞典》:色赤杨药材名称色赤杨拼音Sè Chì Yánɡ出处《吉林医科大学通讯》来源为桦木科植物色赤杨的树皮。春季采集,经过干燥或半干燥后切成碎片。原形态色赤杨,又

  • 猬脑

    《中药大辞典》:猬脑药材名称猬脑拼音Wèi Nǎo出处《纲目》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化学成分刺猬脑的一般化学成分,参考其他动物的

  • 甘紫菜

    药材名称甘紫菜拼音Gān Zǐ Cài来源藻类红藻门甘紫菜Porphyra tenera Kjellm.,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主治瘿瘤脚气。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棕榈叶

    《中药大辞典》:棕榈叶药材名称棕榈叶拼音Zōnɡ Lǘ Yè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化学成分参见"棕榈皮&

  • 四季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季青药材名称四季青拼音Sì Jì Qīnɡ别名红冬青、油叶树、树顶子来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以根皮、叶及种子入药。根

  • 山崩砂

    药材名称山崩砂别名柏拉木、黄京木、山甜娘来源野牡丹科山崩砂Blastus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化学成分茎、根含鞣质。性味涩、微酸,平。

  • 西瓜黑霜

    药材名称西瓜黑霜炮制大西瓜1个,切开瓜蒂部,倒去瓤、子,装满大蒜瓣,仍以瓜蒂盖好,以纸筋泥封固,于火中煨1天,取出研细末备用。功能主治治慢性肾炎,浮肿,肝病腹水。用法用量每次1钱,1日2次吞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