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盒果藤

盒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盒果藤

药材名称盒果藤

别名假薯藤、水薯藤

来源旋花盒果藤Operculina turpethum (L.) Manso,以根、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

性味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舒筋活络。主治水肿,大便秘结;外用治骨折后期经络挛缩。

用法用量根0.5~1两,水煎服。外用全草适量,水煎外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盒果藤

药材名称盒果藤

拼音Hé Guǒ Ténɡ

别名筋藤、红薯藤、软筋藤、假薯藤、水薯藤、紫翅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盒果藤全草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perculina turpethum (L.) S. Manso [Convolvulus turpethum L.;Ipomoea turpethum (L.) R.Br.]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原形态盒果藤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肉质,多分枝。茎圆柱状,螺旋扭曲,有3-5翅。单叶互生;叶柄长2-10cm,有狭翅;叶形不一,心状圆形、卵形、宽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形大的长4-14cm,宽3.5-14cm,叶形小的长4-5.5cm,宽1.2-2.5cm,先端锐尖、渐尖或钝,基部心形、截形或楔形,边缘全缘或浅裂,叶面被小刚毛,背面被短柔毛;侧脉6对,在背面突起。聚伞花序生于叶腋,通常有2朵花,苞片显着,花梗粗壮;萼片5,在外2片革质,长1.5-2cm,外面密被短柔毛,内面无毛,在内3片稍短,近膜质,无毛,结果时萼片增大,长2.5-3cm;花冠白色或粉红色、紫色,宽漏斗状,外面具黄色小腺点,冠檐5裂,裂片圆;雄蕊5,内藏,花丝下部被短柔毛,花药纵向扭曲;花柱内藏。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5cm。种子4颗,卵圆状三棱形,直径约6mm,黑色,无毛。花期10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溪边、山谷路旁灌丛中,多在阳处,或见于村庄附近。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全草多缠绕成团。茎细长,圆柱形,表面淡紫棕色,具明显的棱角或狭翅。叶枯绿色,互生,多卷缩,完整者展平后,呈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近平截,全缘;具短柄,质脆。有时可见淡黄白色花,呈钟状,先端5浅裂,萼片5,枯绿或淡棕紫色,具柔毛。气微香,味淡。

化学成分茎含白桦脂醇(betulin),β-谷甾醇(β-sitosi-terol),羽扇豆醇(lupeo1)。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利水;通便;舒筋。主水肿;大便秘结;久伤筋硬;不能伸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狗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骨药材名称狗骨拼音Gǒu Gǔ别名犬骨来源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的骨骼。药用以四肢骨为佳,四季可收,悬挂当风处晾干。性状质坚实,不甚沉重,白色或微黄色(

  • 毛柄短肠蕨

    药材名称毛柄短肠蕨拼音Máo Bǐnɡ Duǎn Chánɡ Jué英文名Widened Twin-sorus Fern别名贯众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毛柄短肠蕨的

  • 牡丹三七

    药材名称牡丹三七拼音Mǔ Dān Sān Qī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华艾麻草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茎稍倾斜,高40~70厘米。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8~1

  • 莲座叶通泉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莲座叶通泉草药材名称莲座叶通泉草别名小仙桃草来源玄参科莲座叶通泉草Mazus lecomtei Bonat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微涩,凉。功能主治消炎,清热,

  • 肉苁蓉

    《中国药典》:肉苁蓉药材名称肉苁蓉拼音Ròu Cōnɡ Rónɡ英文名HERBA CISTANCHES来源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

  • 黄金线

    药材名称黄金线拼音Huánɡ Jīn Xiàn别名肺形草、簇花双蝴蝶、斑叶蔓龙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香港双蝴蝶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pterospermum nienkui(Marq

  • 栀子叶

    《中药大辞典》:栀子叶药材名称栀子叶拼音Zhī Zi Yè别名黄枝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化学成分叶

  • 龙脷叶

    药材名称龙脷叶拼音Lóng Lì Yè别名龙舌叶、龙味叶、牛耳叶来源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a Miq.的叶。全年可采,或夏秋采集,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化

  • 南烛叶

    《中药大辞典》:南烛叶药材名称南烛叶拼音Nán Zhú Yè别名南烛枝叶(《开宝本草》)。出处《本草新编》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8~9月采收,拣净小枝及杂质,晒干

  • 云南希草

    药材名称云南希草拼音Yún Nán Qiàn Cǎo别名小茜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云南希草的根或全草。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原形态多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