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白毛藤根

白毛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根

药材名称白毛藤根

拼音Bái Máo Ténɡ Gēn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白英。夏、秋采收。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辛,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甘,性平微寒,无毒。"

功能主治治风火牙痛,头痛,瘰疬,痈肿,痔漏。

①《分类草药性》:"治瘰疬,崩带,风火牙痛。"

②《重庆草药》:"治头痛,流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火牙虫牙痛:白毛藤根,地骨皮枸骨根龙胆草、白牛膝。炖内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痔疮、漏管:白毛藤根,鲜的一两至一两五钱,干的八钱至一两二钱。和猪大肠(洗净)一斤,清水同煎,饭前分两次吃下。(《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乳痛:白毛藤根一两,酒,水各半煎服,取渣加酒糟调敷患处。(《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毛藤根

药材名称白毛藤根

拼音Bái Máo Ténɡ Gēn

英文名Root of Bittersweet

别名风藤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lyratum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蔓生草本,高达5m。基部木质化,上部草质,茎、叶和叶柄密被具节的长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多戟形或琴形,长3-8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部全缘或波状,下部常有1-2对耳状或戟状裂片,少数为全缘,中脉明显。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侧生;花萼5浅裂,宿存;花冠蓝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自基部向下反折;雄蕊5,花丝极短,花药顶孔开裂;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小,头状,子房卵形,2室。浆果球形,径约1cm,熟时红色。种子近盘状,扁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风炎牙痛;头痛;瘰疬;痔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瘰疬,崩带,风火牙痛。

2.《重庆草药》:治头痛,流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蕗蕨

    药材名称蕗蕨拼音Lù Jué英文名Chestnut-brown Mecod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m badium(Hoo

  • 川桐皮

    药材名称川桐皮拼音Chuān Tónɡ Pí英文名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别名茨楸、棘揪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 药老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老药材名称药老拼音Yào Lǎo别名醉针茅、药草、米米蒿来源禾本科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 (Hance)Keng,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

  • 《中药大辞典》:鼠药材名称鼠拼音Shǔ别名首鼠(《史记》),老鼠(《斗门方》),家鹿(《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鼠科动物中褐家鼠、黑家鼠、黄胸鼠等常见鼠类的全体或肉。原形态①褐家鼠体长约17.5厘

  • 金慈姑

    药材名称金慈姑拼音Jīn Cí Gū英文名roxburg Typhonium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名录》。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金慈姑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phonium roxburg

  • 四叶草

    《中药大辞典》:四叶草药材名称四叶草拼音Sì Yè Cǎo别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江西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夏季花期采收,晒干或鲜

  • 燕子尾

    药材名称燕子尾别名锅铲叶、老鼠铃来源西番莲科燕子尾Passiflora henryi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微甘,温。功能主治补肺益气,消炎,杀菌。主治痢疾,肺结核,支气管炎

  • 斜叶榕叶

    药材名称斜叶榕叶拼音Xié Yè Rónɡ Yè别名半边刀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

  • 亮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亮菌药材名称亮菌拼音Liànɡ Jūn别名假蜜环菌、假蜜环蕈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亮菌Clitocybe tabescens (Scop. ex Fr.)Bres

  • 葫芦茶根

    《中药大辞典》:葫芦茶根药材名称葫芦茶根拼音Hú Lu Chá Gē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种植物葫芦茶的根。夏、秋采集。性味《贵州草药》:"性平,味微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