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

《中药大辞典》:珂

药材名称

拼音

别名马珂、马珂螺(徐表《异物志》),珬(《通典》),马鹿贝(《动物学大辞典》)。

出处《唐本草》

来源蛤蜊科动物凹线蛤蜊贝壳。一般在冬季及春季采捕。

原形态贝壳2片,坚厚,呈长椭圆形,长约40~58毫米,高度约为长度的3/4,宽度约为长度的1/2。左右两亮相等。壳顶光滑,位于背缘中部,稍靠前方,高出背缘。由壳顶向前、后边缘呈半圆形,小月面和楯面极宽大,呈心脏形。壳面有极显明的生长纹,在中部和腹缘上方,形成同心圆的凹线。壳顶略呈蓝色,腹面为黄褐色。自壳顶至腹面有与壳面颜色不同、宽狭不等的放射状色带。贝壳内面黄白色,铰合部主齿及侧齿均为片状,主齿后方有强大的内韧带,外套痕粗而明显,外套窦深而钝;后闭壳肌痕稍大,近圆形,前闭壳肌痕较小,呈桃形。外套膜边缘成双层,内缘具触手,外层光滑。足部大,末端横切面呈菱形。水管短,愈合,末端具小触手。

生境分部生活于浅海海底。分布黄、渤海浅海区。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消翳膜及筋胬肉,并刮点之。"

②《唐本草》:"主目中翳,断血生肌。"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点眼。

复方治眼亦痛后生肤翳,远视不明,痒涩:马珂三分,白龙脑半钱,白矾灰一钱。同研如粉。每以铜箸取如米许,点之。(《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珂

药材名称

拼音

英文名precious

别名马珂、马珂螺、马鹿贝

出处出自《唐本草》。

1.《雷公炮炙论》:珂,要冬采得,色白腻看,并有白旋水文,匆令见火,立无用处。凡用以铜刀刮作末子细研,用重绢罗筛过后,研千余下用。

2.《唐本草》:阿,贝类也,大如鳆,皮黄黑而骨自,以为马饰。生南海。采无时。

3.《纲目》:珂,马勒饰也,此贝似之,故名。按徐表《异物志》云:马珂螺,大者围丸寸,细看围七、八寸,长三、四寸。

来源药材基源:为蛤蜊科动物中国蛤蜊的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tra chinensis Philippi[Mactra sulcataria Deshayes]

采收和储藏:冬、春季捕捞,捕得后,沸水烫,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原形态中国蛤蜊,贝壳长椭圆形,质稍厚而坚,一般壳长50mm左右,高约为长的3/4,宽约为长的1/2。壳顶于背缘喘中央稍靠前方,小月面及楯面宽大,呈宽披针形。壳表黄绿色或黄褐色,生长线极显着,于壳顶处细致,在中部和腹缘上方形成同心环形的凹线。自壳顶至腹缘有深浅色调不同、宽窄不等的放射状色带。壳前缘圆;后缘稍尖,腹缘弧形。壳顶有时剥蚀状,略呈蓝白色。壳内面白色,后背丝和凹陷部分微带蓝紫色。韧带槽三角形,内韧带黄褐色,铰合部左壳主齿1枚,二叉状,交、后侧齿单片;右壳主齿2枚,前、后侧齿双片。外套痕明显,外套窦短,末端钝圆,向前略超过后闭壳肌痕。前闭壳肌痕小,卵圆形;后闭壳肌痕大,半圆形。水管短,愈合,末端具小触手。足部大。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沙滩底,喜潮流通畅、盐度较高,较为清洁的沙质环境,埋栖深底100-300mm。繁殖季节长,通常于3-4月为最盛,可延续到9月。

资源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沿海,东南沿海亦有。

化学成分本品含蛋折质、脂质、糖、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腺苷一磷酸(adenylic acid),腺苷三磷酸 (adenosine triphosphate)肌苷(inosine),次黄嘌呤(hypoxanthine);并含三甲胺,甜菜碱(betaine),肉毒碱(carnitine),蛋白水解酶(proteolytic enzyme),已糖胺(hexosamine),葡萄糖胺,D-半乳糖等。还含蛤蜊黄质(mactraxanthin)即(3S,5S,6S,3S,5S,6S)-5,6,5,6-四氢-β,β-胡萝卜素-3,5,6,3,5,6-六醇[(3S,5S,6S,3S,5S,6S)-5,6,5,6-tetrahydro-β,β-carotene-3,5,6,3,5,6-hexaol]。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退翳明目。主目赤;翳膜;胬肉;远视不明,眼部涩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细粉点眼。

复方治眼赤痛后生肤翳,远视不明,瘁涩:马珂三分,白龙脑半钱,白矾灰一钱。同研如粉。每以铜箸取如米许,点之。(《圣惠方》)

各家论述1.《别录》:主消翳膜及筋胬肉,并刮点。

2.《唐本草》:主目中翳,断血生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草血竭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血竭药材名称草血竭拼音Cǎo Xuè Jié别名一口血、弓腰老、老腰弓、小么公、地蜂子、地蚂蜂、回头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红茎蓼Polygonum paleace

  • 香花刺

    《中药大辞典》:香花刺药材名称香花刺拼音Xiānɡ Huā Cì别名香水花(《陕西中草药》),木香花(《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七里香蔷薇的根皮。夏、秋采挖根皮

  • 新疆木通

    《中药大辞典》:新疆木通药材名称新疆木通拼音Xīn Jiānɡ Mù Tōnɡ别名天山木通、花木通,青格力克(维名)。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西伯利亚铁线莲的茎枝。原形态多年生

  • 苹果

    《中药大辞典》:苹果药材名称苹果拼音Pínɡ Guǒ别名柰(《说文》),频婆(《广志》),柰子(《千金·食治》),平波(《饮膳正要》),超凡子、天然子(《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

  • 龙珠根

    药材名称龙珠根拼音Lónɡ Zh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茄科植物龙珠的根茎。功能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龙珠根一两,洗净,酌加水煎。赤痢调白糖,白痢调红糖,饭前服,日两次。"摘录《中

  • 芦荟花

    《中药大辞典》:芦荟花药材名称芦荟花拼音Lú Huì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的花。功能主治治咳嗽,吐血,白浊。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外用:煎水洗。

  • 倒插花

    药材名称倒插花拼音Dǎo Chā Huā别名盘蛇莲、盘龙草、土细辛。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五岭细辛的根、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 wulingense C.F.Liang采收

  • 白扁豆皮

    药材名称白扁豆皮拼音Bái Biǎn Dòu Pí别名扁豆壳来源即白扁豆的种皮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无壅滞之弊。摘录《全

  • 金背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金背枇杷花药材名称金背枇杷花拼音Jīn Bèi Pí Pá Hu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花。5~6月采摘,晒干。性味甘苦,平。功能

  • 吊岩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岩风药材名称吊岩风拼音Diào Yán Fēnɡ别名红葡萄藤、爬山虎、上木蛇、上木三叉虎、三叉虎、上竹龙、上树蜈蚣[广西]来源葡萄科爬山虎属植物异叶爬山虎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