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涩梨

涩梨

药材名称涩梨

拼音Sè Lí

别名山楂山楂果、台湾苹果、山仙查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台湾林檎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doumeri(Bois)Chev.[Pirus doumeri Bois.Malus formosana(Kaw.et Koidz.)Kaw. Et Koidz.]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或用沸水汤10min后,捞起切片,晒干。

原形态台湾林檎,乔木,高达15m。嫩枝被长柔毛,老枝暗灰褐色或紫褐色,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5-3cm;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早落;叶片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15cm,宽4-6.5cm,边缘有不整齐尖锐锯齿,嫩时两面有白色绒毛,成熟时脱落。花两性;花序近似伞形,有花4-5朵,花梗长1.5-3cm,有白色绒毛;花黄白色,直径2.5-3cm;萼筒倒钟形,外面有绒毛;萼片卵状披针形,全缘,内面密被白色绒毛;花瓣5,卵形,基部具短爪;雄蕊约30,花药黄色;花柱4-5,基部有长绒毛,较雄蕊长,柱头半圆形。梨果球形,直径4-5.5cm,黄红色,宿萼有短筒,萼片反折,先端隆起,果心分离,外面有红点;果梗长1-3cm。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生活费拔1000-2000m的阔叶树林中。

资源分布:产台湾、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果实球形,直径4-5.5cm,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具细纹,无斑点;顶端隆起,有宿萼,萼片反卷。干品为类圆形切片,直径1.5-4.2cm,厚0.3-1cm。外皮棕红色至紫棕色,有细皱纹,边缘略内卷。果肉厚0.4-1.2cm。淡棕红色,中部横切片可见5个子房室,每室具种子2粒。种子皮薄而易碎,但种子多脱落而中空。顶部切片可见管状突起的宿存萼筒,有微柔毛或无毛。有的切片可见残存的果柄。气微,味酸、微涩。

性味味甘;酸;涩;性微温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理气健脾。主食积停滞;脘腹胀育;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果9-15g;果炭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黑药

    《中药大辞典》:大黑药药材名称大黑药拼音Dà Hēi Yà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翼茎旋复花的根。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65厘米。根粗壮。叶互生,倒披针形

  • 朝鲜崖柏仁

    药材名称朝鲜崖柏仁拼音Cháo Xiān Yá Bǎi Rén别名长白侧柏仁、柏子仁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的种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采收和储藏:

  • 蜣螂

    《全国中草药汇编》:蜣螂药材名称蜣螂拼音Qiānɡ Lánɡ别名推粪虫、推屎爬、屎蛒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来源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 L.

  • 白薯莨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薯莨药材名称白薯莨拼音Bái Shǔ Lànɡ别名山仆薯、板薯、那亚、榜花薯、叶板茨、榜薯、野葛薯、山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

  • 鸡子白

    《中药大辞典》:鸡子白药材名称鸡子白拼音Jī Zǐ Bái别名鸡卵白(《别录》),鸡子清(《食疗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白。化学成分鸡子白至少有3层,外层及内层都比

  • 止泻木皮

    《中药大辞典》:止泻木皮药材名称止泻木皮拼音Zhǐ Xiè Mù Pí出处《广西植物名录》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止泻木的树皮。春、秋采收。原形态乔木,高15米左右。茎暗褐色,

  • 毛冬瓜根

    药材名称毛冬瓜根拼音Máo Dōnɡ Guā Gēn别名毛花杨桃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的根及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erianthaBenth.[A.davidi

  • 绵毛马兜铃

    药材名称绵毛马兜铃拼音Mián Máo Mǎ Dōu Línɡ英文名Wooly Dutchmanspipe Herb别名寻骨风、黄木香、毛香、猴耳草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

  • 毒鱼藤

    《中药大辞典》:毒鱼藤药材名称毒鱼藤拼音Dú Yú Ténɡ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毛蕊鸡血藤的根、茎、叶。夏、秋采收。

  • 西南槐树

    药材名称西南槐树拼音Xī Nán Huái Shù别名乌豆根、山豆根、红花苦刺、蛇黄豆来源豆科西南槐树Sophora mairei Pamp.,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