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法半夏

法半夏

药材名称法半夏

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 PREPARATUM

来源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鉴别(1) 本品粉末淡黄色至黄色。照半夏项下的〔鉴别〕(1) 项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2) 取本品粉末2g,加盐酸2ml,氯仿20ml,加热回流1 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苯-醋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

炮制取净半夏,大小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值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每100kg净半夏,用甘草15kg、生石灰10kg。

性味辛、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用法用量3~9g。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山甜茶

    药材名称山甜茶别名白菇茶、牛劝须、辣梨茶来源葡萄科山甜茶Ampelopsis cantoniensis (Hook. et Arn.) Planc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

  • 白蓝翠雀花

    药材名称白蓝翠雀花拼音Bái Lán Cuì Què Huā英文名Bluewhite Larkspur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蓝翠雀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

  • 无漏子

    《中药大辞典》:无漏子药材名称无漏子拼音Wú Lòu Zǐ别名海枣(《南方草木状》),波斯枣(《本草拾遗》),番枣(《岭表录异》),千年枣(《开宝本草》),金果、苦鲁麻枣、万年枣(

  • 娃娃拳

    《中药大辞典》:娃娃拳药材名称娃娃拳拼音Wá Wɑ Quán别名扁担杆子(《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麻糖果(《四川中药志》),拗山皮(《贵州草药》),棉筋条、山络麻、狗糜子(江西《

  • 东北溲疏

    药材名称东北溲疏拼音Dōnɡ Běi Sōu Shū英文名Leaf or root of Amur Deutzia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索检表》。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东北溲疏的树皮。拉丁

  • 茶子饼

    药材名称茶子饼拼音Chá Zǐ Bǐnɡ别名枯饼(《药性考》),茶枯(《中国药植志》),茶麸、茶油巴(《广东中医》4(1):40,1959),茶子麸、茶油麸(《岭南草药志》)。出处《广东中医

  • 川乌

    药材名称川乌拼音Chuān Wū英文名RADIX ACONITI别名乌头、五毒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

  • 穿根藤

    《中药大辞典》:穿根藤药材名称穿根藤拼音Chuān Gēn Ténɡ别名春根藤(《广东中药》),木头疳(《广西药植名录》),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广东中草药》)。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

  • 轮叶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轮叶棘豆药材名称轮叶棘豆拼音Lún Yè Jí Dòu别名打夏来源豆科棘豆属植物轮叶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

  • 四楞通

    药材名称四楞通拼音Sì Lénɡ Tōnɡ别名钩藤、双钧藤、大通气、倒挂金钩、越南钩藤、四棱通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北越钩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ncaria homomalla M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