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轴牙蕨

毛轴牙蕨

药材名称毛轴牙蕨

拼音Máo Zhóu Yá Jué

英文名Pteridrys

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

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毛轴牙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drys anstralis Ch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80-160cm。根茎斜升,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30-80cm,深禾秆色,基部以上光滑;叶片纸质,长圆形,长40-80cm,宽25-35cm,仅叶轴、羽轴和中脉略有灰色短刚毛,二回羽状半裂;羽片披针形,长20-30cm,宽3-4cm,渐尖头,基部略变狭,半羽裂;裂片长圆形,边缘具疏浅缺刻;侧脉羽状分叉,通常裂片基部上侧一脉出自中脉基部,下侧一脉出自羽轴。孢子囊群小,圆形,背生于分叉侧脉的上侧小脉先端;囊群盖小而圆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400m的杂木林下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肝;大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痢疾;衄血;便血;淋浊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止血的功能。用于痢疾、衄血、便血、小便淋浊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冬瓜叶

    药材名称毛冬瓜叶拼音Máo Dōnɡ Guā Yè别名毛花杨桃叶。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ActinidiaerianthaBenth.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er

  • 壶卢秧

    药材名称壶卢秧拼音Hú Lú Y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和植物葫芦和瓠瓜的茎、叶、花、须。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L.sicera

  • 甜杏仁

    药材名称甜杏仁拼音Tián Xìnɡ Rén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部分栽培种味甜的干燥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晾干。原形态植物形态

  • 蛇莓根

    《中药大辞典》:蛇莓根药材名称蛇莓根拼音Shé Méi Gēn别名三皮风根(《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根。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治内

  • 小地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地柏药材名称小地柏别名伏地卷柏来源蕨类卷柏科小地柏Selaginella nipponica Franch.et Sav.,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两广除外)各省、山东、陕

  • 丁香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香蓼药材名称丁香蓼拼音Dīnɡ Xiānɡ Liǎo别名水丁香来源为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一年

  • 大苞寄生

    药材名称大苞寄生拼音Dà Bāo Jì Shēnɡ别名榔榆寄生、柑寄生、野梨树寄生、油茶寄生、猪糠木寄生、柿树寄生、桐油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大苞寄生、黔桂大苞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

  • 山大黄(波叶大黄)

    药材名称山大黄(波叶大黄)拼音Shān Dài Huánɡ别名唐大黄(《中国药植志》),土大黄、台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峪黄、籽黄(《大同药用植物手册》)。出处《东北常用中

  • 扒地蜈蚣

    药材名称扒地蜈蚣别名扛棺回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扒地蜈蚣Tylophora renchangii Tsiang.,以叶入药。随时可采,晒干,一般鲜用。性味微酸、涩,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用于各种

  • 跌破勒

    药材名称跌破勒拼音Diē Pò Lè英文名Seed of Longleaf Xylosma别名小角刺、铁梨木、凿子树出处出自《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