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榛子

榛子

《中药大辞典》:榛子

药材名称榛子

拼音Zhēn Zi

别名棰子(《本草求原》),平榛(《河北习见树木图说》),山反栗(《中国树木分类学》)。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种仁。果实成熟后极易脱落,应及时采摘,晒干后除去总苞及果壳。

原形态榛(《诗经》)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叶互生;阔卵形至宽倒卵形,长5~13厘米,宽4~7厘米,先端近截形而有锐尖头,基部圆形或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密生细毛;托叶小,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先叶开放;雄花成菜荑花序,圆柱形,长5~10厘米,每苞有副苞2个,苞有细毛,先端尖,鲜紫褐色,雄蕊8,药黄色;雌花2~6个簇生枝端,开花时包在鳞芽内,仅有花柱外露,花柱2个,红色。小坚果近球形,径约0.7~1.5厘米,淡褐色,总苞叶状或钟状,由(1~)2个苞片形成,边缘浅裂,裂片几全缘,有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本品变种川榛的种仁同等入药,川樟的主要特征为叶先端不若正种那样平截,有时圆,从中生出或长或短的渐尖,上面有短柔毛,下面无毛或近无毛;总苞裂片常有齿牙。产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生境分部生山地阴坡丛林间。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等地。

化学成分果仁含碳水化物16.5%,蛋白质16.2~18%,脂肪50.6~77%,灰分3.5%。果实含淀粉15%。叶含鞣质5.95~14.58%。

性味甘,平。

①《开宝本草》:"味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功能主治调中,开胃,明目。

①崔禹锡《食经》:"食之明目,去三虫。"

②《日华子本草》:"肥白人,止饥,调中,开胃。"

③《开宝本草》:,"主益气力,宽肠胃,令人不饥,健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研末。

复方治病后体虚,食少疲乏:榛子二两,山药一两,党参四钱,陈皮三钱。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榛子

药材名称榛子

拼音Zhēn Zi

别名槌子、山反栗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1.《开宝本草》:榛子,生辽东山谷。树高丈许,子如小栗,行军食之当粮,中士亦有。郑注《礼记》云,榛似栗而小,关中廊坊甚多。

2.《本草图经》:桂阳有榛而丛生,实大如杏子,中人皮子形色,与栗无异也。

3.《纲目》:榛树,低小如荆,丛生。冬末开花如栎花,成条下垂,长二、三寸;二月生叶,如初生樱桃叶,多皱纹而有细齿及尖;其实作苞,三五相粘,一苞一实,实如栎实,下壮上锐,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榛、川榛、毛榛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2. 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 Ex Bess. Var. Surchue-nensis Franch.3.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摘,晒干后除去总苞及果壳。

原形态1.灌木或小乔木,高1-7m。树皮灰色;枝条暗灰色,无毛,小枝黄褐色,密生短柔毛及疏生长柔毛。叶柄长1-2cm;叶片圆卵形至宽倒卵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凹缺或截形,中央有三角状突尖,基部心形,边缘有不规则重锯齿,中部以上有浅齿,上面几无毛,下面没脉有短柔毛,侧脉5-7对。雄花序2-7排成总状,长约4cm,花药黄色。果单生或2-6簇生;果苞针形,具细条棱,外面密生短柔毛和刺毛状腺体,上部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几全缘;果序梗长约1.5cm,密生短柔毛。坚果近球形,长7-15mm,微扁,密被细绒毛,先端密被粗毛。花期4-5月,果期9月。

2.本变种与榛的区别在于:叶片椭圆形、宽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尾状;花药红色;果苞裂片的边缘全缘,很少有锯齿。花期3-4月,果期10月。

3.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灌木;叶的边缘具粗锯齿,中部以上浅裂,基部两侧近于对称;果苞管状,在坚果上部缢缩,较果长2-3倍,外面被黄色刚毛并兼有白色短柔毛,上部浅短柔毛,上部浅裂。坚果先端具小突尖,外被白色绒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地阴坡灌丛中。

2.生于海拔200-2500m山地林中。

3.生于海拔400-1500m的山坡灌丛或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等地。

2.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甘肃、山东、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果仁含碳水化物16.5%,蛋白质16.2-18%,脂肪50.6-77%,灰分3.5%。另含16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arginine)含量最高,其次为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nine),酪氨酸(tyrosine),缬氨酸(valine)。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润肺止咳。主病后体弱;脾虚泄泻;食欲不振;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研末。

复方治病后体虚,食少疲乏: 榛子二两,山药一两,党参四钱,陈皮三钱。水煎服。 (《宁夏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崔禹锡《食经》:食之明目,去三虫。

2.《日华子本草》:肥白人,止饥,调中,开胃。

3.《开宝本草》:主益气力,宽肠胃 ,令人不饥,健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洋葱

    《全国中草药汇编》:洋葱药材名称洋葱拼音Yánɡ Cōnɡ别名洋葱头来源百合科洋葱Allium cepa L.,以鲜茎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功能主治主治创伤,溃疡,阴道滴虫病,便秘。用法用

  • 菝葜叶

    《中药大辞典》:菝葜叶药材名称菝葜叶拼音Bá Qiā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菝葜"条。化学成分叶含芸香甙。性味《履

  • 芦莉草叶

    《中药大辞典》:芦莉草叶药材名称芦莉草叶拼音Lú Lì Cǎo Yè别名红楠草(《广州植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芦莉草的叶。原形态芦莉草,又名:小苞爵

  • 黄藤叶

    药材名称黄藤叶拼音Huánɡ Ténɡ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黄藤的叶片。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寒。"功能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

  • 西南石梓

    药材名称西南石梓别名矮子常山、木质山海螺来源马鞭草科西南石梓Gmelina delavayana Dop.,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健胃消食,理气镇痛,化痞截疟。久疟治用本品1两,

  • 黄桷浆

    《中药大辞典》:黄桷浆药材名称黄桷浆拼音Huánɡ Jué Jiānɡ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汁液。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治疥癞,血风癣。"②

  • 红芋

    《中药大辞典》:红芋药材名称红芋拼音Hónɡ Yù别名红半夏、红岩芋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种植物零余芋的块茎或全株。秋、冬采集。切片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宿根草本,高30

  • 金钱白花蛇

    《中国药典》:金钱白花蛇药材名称金钱白花蛇拼音Jīn Qián Bái Huā Shé英文名BUNGARUS PARVUS来源本品为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

  • 连钱草

    《中国药典》:连钱草药材名称连钱草拼音Lián Qián Cǎo英文名HERBA GLECHOMAE别名活血丹、金钱草[上海、江苏]、金钱薄荷、落地金钱、肺风草、十八缺、透骨消[四

  • 三叶崖爬藤

    药材名称三叶崖爬藤拼音Sān Yè Yá Pá Ténɡ别名毒葡萄。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台湾崖爬藤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formosanum(Hemsl.)Ga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