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梗通草

梗通草

《中药大辞典》:梗通草

药材名称梗通草

拼音Gěnɡ Tōnɡ Cǎo

别名白梗通(《本草正义》),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江苏中药名实考》)。

出处《饮片新参》

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木质部。9~10月采收。连根拔起,除去枝叶、根和茎的顶端部分,剥去茎皮,取髓状的木质部,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合萌"条。

生境分部主产江苏、浙江等地。

性状干燥茎的木质部分,呈圆柱形,顶端渐细,直径1~2厘米;表而平滑,具细密的纵横纹理,乳白色,质轻松软,折断面白色,不平整,中央有小孔洞;有时茎的基部具棕黄色须根。以粗壮质软、色白干燥者为佳。

炮制去净灰尘及残根,抢水洗净,润4~5小时,切成斜片,晒干。

性味①《本草正义》:"味淡,气清。"

②《饮片新参》:"淡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下乳。治水肿,热淋,热病烦渴,小便赤涩,乳汁不下。

①《饮片新参》:"清化湿热,利水通淋。"

②《安徽药材》:"清湿热,消水肿,下乳,催生。治淋病,小便不利,热病烦渴,难产。"

③《药材资料汇编》:"通肠利便,退热止渴。治鼻塞,明目,通关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注意《饮片新参》:"溲多者忌用。"

各家论述《本草正义》:"白梗通,味淡气清,功用与白通草等。入药功力,殊无轩轾,是可取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梗通草

药材名称梗通草

拼音Gěnɡ Tōnɡ Cǎo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Aeschynomene

别名白梗通、野通草、气通草、水通草

出处出自《饮片新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茎的木质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schynomene indica L.

采收和储藏:9-10月拔起全株,除去根、枝叶及茎顶端部分,剥去茎皮,取木质部,晒干。

原形态田皂角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30-100cm,无毛;多分枝。偶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膜质,披针形,长约1cm,先端锐尖,小叶20-30对,长圆形,长3-8mm,宽1-3mm,先端圆钝,有短尖头,基部圆形,无小叶柄。总状花序腋生,花少数,总花梗有疏刺毛,有粘质;膜质苞片2枚,边缘有锯齿;花萼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冠黄色,带紫纹,旗瓣无爪,翼瓣有爪,较旗瓣稍短,龙骨瓣较翼瓣短;雄蕊10枚合生,上部分裂为2组,每组有5枚,花药肾形;子房无毛,有子房柄。荚果线状长圆形,微弯,有6-10荚节,荚节平滑或有小瘤突。花期夏秋,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潮湿地或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柱状,上端较细,长达40cm,直径1-3cm。表面乳白色,平滑,具细密的纵纹,并有皮孔样凹点及枝痕,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不平坦,隐约可见同心性环纹,中央有小孔。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梗通草种子中含脂肪酸,液体石蜡(nujols),油醇(oleyl alcohol)和甾醇(sterols):△5,7-甾醇(△5,7-sterol),二氢-β-谷甾醇(dihydro-β-sitosterol)等。

炮制去净灰尘及残根,抢水洗净,润4-5小时,切成斜片,晒干。

性味淡、微苦;凉;平

归经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通乳,明目。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乳汁不通,夜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注意《饮片新参》:溲多者忌用。

各家论述1.《饮片新参》:清化湿热,利水通淋。

2.《安徽药材》:清湿热,消水肿,下乳,催生。治淋病,小便不利,热病烦渴,难产。

3.《药材资料汇编》:通肠利便,退热止渴。治鼻塞,明目,通关节。

4. 《本草正义》:白梗通,味淡气清,功用与白通草等。入药功力,殊无轩轾,是可取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铁仔

    药材名称铁仔拼音Tiě Zǎi别名碎米棵[果]、矮林子、野茶、豆瓣柴、小暴格蚤、冷饭果、霹拉子、小铁仔来源紫金牛科铁子属植物铁仔Myrsine africana.,以根、全株或叶入药。夏秋采叶,鲜用或

  • 秧鸡

    《中药大辞典》:秧鸡药材名称秧鸡拼音Yānɡ Jī别名水鸡,秋鸡(《动物学大辞典》)。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秧鸡科动物秧鸡的肉。原形态体长约30厘米。头小:嘴比头长,基部赤色,先端淡黑。颈长;上体

  • 直立婆婆纳

    药材名称直立婆婆纳拼音Zhí Lì Pó Pó Nà来源玄参科直立婆婆纳Veronica arvensis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中。功能

  • 砂漏芦

    药材名称砂漏芦拼音Shā Lòu Lú英文名Root of Gmelin Globethistle别名刺甲盖、恶背火草、火绒草、刺头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砂蓝刺头的

  • 西北莸

    药材名称西北莸别名小六月寒[陕西]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西北莸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调经活血,祛湿。主治崩漏,白带,月经不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扭鞘香茅

    药材名称扭鞘香茅拼音Niǔ Qiào Xiānɡ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gon tortilis(Presl)A.Camus[Amthist

  • 脉耳草

    药材名称脉耳草拼音Mài ěr Cǎo别名大黑节草、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丹、四棱草来源茜草科脉耳草Hedyotis costata Roxb.[Oldenlandia costa

  • 大薸

    药材名称大薸别名母猪莲、水浮莲来源天南星科大薸属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以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祛风发汗,利尿解毒。用于感冒,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痛,皮

  • 红豆树

    药材名称红豆树拼音Hónɡ Dòu Shù别名红豆来源豆科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平。有小毒

  • 山桐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桐子药材名称山桐子拼音Shān Tónɡ Zǐ别名毛桐、臭樟木、大马桑叶来源大戟科山桐子Mallotus nepalensis Muell.-Arg.,以根、皮入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