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接气草

接气草

药材名称接气草

拼音Jiē Qì Cǎo

别名召叶细辛、马蹄香、毛乌金、乌金七、花脸细辛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短尾细辛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arum caudigerellum C.Y.ChengetC.S.Y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阴干。

原形态短尾细辛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粗约4mm,节间甚长。地上茎斜升。叶对生;叶柄长4-18cm;芽胞叶阔卵形;叶片心形,长3-7cm,宽4-10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心形,上面深绿色,散生柔毛,脉上较密,下面仅脉上有毛,叶缘两侧在中部常向内弯。花被在子房以上合生成直径约1cm的短管,裂片三角状卵形,被长柔毛,先端常具短尖尾,长3-4mm,通常向内弯曲;雄蕊长于花柱,花丝比花药稍长,药隔伸出成尖舌状;子房下位,近球状,被长柔毛,花柱先端辐射状6裂。蒴果肉质,直径约1.5cm。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100m的山林中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较平直,长4.5-7cm,直径约5mm;表面棕黄色,节间甚长,皱纹细密。质脆,易忻断,断面类三角形或半圆形,皮部棕褐色,木部浅棕色。很多而纤细。叶片心形,叶缘两侧在中部常向内弯,上面散生柔毛,下面脉上有毛。气芳香,味麻辣,略有麻舌感。

化学成分四川产短尾细辛全草(干品)含挥发油1.1%,挥发油中的成分有:α-蒎烯(α-pinene),樟烯(camphene),β-蒎烯(β-pinene),柠檬烯(limonene),1,8-桉叶素(1,8-cineole),对-聚伞花素(p-cym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芳樟醇(linalool),反式一松香芹醇(trans-pinocarveol),龙脑(borneol),松油烯-44-醇(terpinen-4-ol),α-松油醇(α-terpineol),桃金娘醇(myrtenol),萘(naphthalene),桃金娘醛(myrtenal),黄樟醚(safrol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肉豆蔻醚(myristicin)和榄香脂素(elemicin)。

性味辛;苦;温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肺化痰;止痛。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胃寒痛;腹痛;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

注意阴虚阳亢者慎服,孕妇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细竹蒿草

    《中药大辞典》:细竹蒿草药材名称细竹蒿草拼音Xì Zhú Hāo Cǎo别名斑茅胆草、十二妹(《广西中兽医药植》),云茅草、红韭菜(《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鸭

  • 草泽泻

    药材名称草泽泻拼音Cǎo Zé Xiè来源药材基源:为泽泻科植物草泽泻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isma gramineum Lej.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挖,洗净,晒干。原形态草泽泻,多年生沼生草

  • 都咸子

    《中药大辞典》:都咸子药材名称都咸子拼音Dōu Xián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鸡腰果的果实。原形态鸡腰果,又名:都咸树(《南方草木状》),槚如树、心果树。常绿乔木,有乳状汁。

  • 青蒿囊虫

    药材名称青蒿囊虫拼音Qīnɡ Hāo Nánɡ Chónɡ别名青蒿蛀虫(《品汇精要续集》),青蒿虫(《本草推陈》)。出处《纲目》来源为寄居于菊科植物青蒿茎节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夏季

  • 沙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棘豆药材名称沙棘豆拼音Shā Jí Dòu别名砂珍棘豆、泡泡草来源豆科沙棘豆Oxytropis psammocharis Hanc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

  • 海雹菜

    药材名称海雹菜拼音Hǎi Báo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鞭枝藻科植物海雹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chytrichia quoyi(C.Ag.)Born.et Flah.[Nostoc qu

  • 紫杉

    《中药大辞典》:紫杉药材名称紫杉拼音Zǐ Shān别名赤柏松(《盛京通志》),紫柏松(《蒙文汇书》)。出处《东北药植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的枝和叶。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赤褐色,浅

  • 斑竹花

    药材名称斑竹花拼音Bān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猩红热,用斑竹花二两,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粳谷奴

    《全国中草药汇编》:粳谷奴药材名称粳谷奴拼音Jīnɡ Gǔ Nú别名稻曲菌、丰年谷、丰年穗、稻绿核、粳稻、谷奴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肉座目麦角科粳谷奴Ustilaginoides virens

  • 土羌活

    药材名称土羌活拼音Tǔ Qiānɡ Huó别名山羌活(《分类草药性》),路边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姜科植物姜花的根茎。原形态姜花,又名:蝴蝶花。多年生草本,高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