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矾根

山矾根

《中药大辞典》:山矾根

药材名称山矾根

拼音Shān Fán Gēn

别名白芷(《闽东本草》)。

出处《闽东本草》

来源山矾科植物山矾

性味《江西草药》:"性平,味苦辛。"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胃二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祛风,凉血。治黄疸,痢疾,风火头痛,腰背关节疼痛,血崩。

①《衡山民间草药》:"治腰痛,腰背闪挫或筋痛。"

②《闽东本草》:"凉血,退热,止咳,下气,清火,明目,散热,除湿,解郁,祛风。治风火头痛,心烦发热,黄疸,口渴,血崩,舌疮,心痛,久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黄疸:㈠山矾根一至二两。墩猪肚服。(《闽东本草》)㈡山矾根五钱,阴行草一两,水煎服,水酒为引,每日二剂。(《江西草药》)

②治关节炎:山矾根四两,猪蹄一只。水炖,服汤食肉。(《江西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矾根

药材名称山矾根

拼音Shān Fán Gēn

别名白芷

出处出自《闽东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山矾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sumuntia Buch.-Ham·ex D·Don[S.Caudata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乔木。嫩枝褐色。叶互生;叶柄长0.5-1cm;叶片薄革质,卵形、狭倒卵形、倒披针状椭圆形,长3.5-8cm,宽1.5-3cm,先端常呈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线具浅锯齿或波状齿,有的近全缘;中脉在叶面凹下,侧脉和网脉在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4-6条。总状花序长2.5-4cm,被展开的柔毛;苞片早落,阔卵形至倒卵形,长约1mm,密被柔毛;小苞片与苞片同形;花萼长2-2.5mm,萼筒倒圆锥形,无毛,裂片三角状卵形,与萼筒等长或稍短于萼筒,背面有微柔毛;花冠白色,5深裂几达基部,长4-4.5mm,裂片背面有微柔毛;雄蕊25-35,花丝基部稍合生;花盘环状,无毛;子房3室。核果卵状坛形,黄绿色,长7-10mm,外果皮薄而脆,朱端宿萼裂片直立,有时脱落。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谷、溪边灌丛中或山坡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苦;辛;性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祛风止痛。主黄疸;泄泻;痢疾;血崩;风火牙痛;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衡山民间草药》:治腰痛,腰背闪挫或筋痛。2.《闽东本草》:凉血,退热,止咳,下气,清火,明目,散热,除湿,解郁,祛风。治风火头痛,心烦发热,黄疸,口渴,血崩,舌疮,心痛,久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扁担杆

    药材名称扁担杆拼音Biǎn Dɑn Gǎn别名娃娃拳、麻糖果、月亮皮、葛荆麻来源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扁担杆Grewia biloba G. Don,以根或全株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辛、甘,温

  • 莨菪根

    《中药大辞典》:莨菪根药材名称莨菪根拼音Lànɡ Dànɡ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秋季拔嫩全株,切下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根中生物碱多于叶,除含天仙子胺和东莨

  • 王不留行

    《全国中草药汇编》:王不留行药材名称王不留行拼音Wánɡ Bù Liú Xínɡ英文名SEMEN VACCARIAE别名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麦牛来源本品为石

  • 小铜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铜锤药材名称小铜锤拼音Xiǎo Tónɡ Chuí别名铜锤草、美形金纽扣、细麻药、小麻药、过海龙、黄花草、遍地红、乌龙过江来源菊科金纽扣属植物美形金纽扣Spi

  • 野麦子

    《中药大辞典》:野麦子药材名称野麦子拼音Yě Mài Zi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燕麦草"条。性味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温补,治虚

  • 藏绵芪

    药材名称藏绵芪别名滇绵芪、春黄芪来源豆科藏绵芪Astragalus tibetanus Benth ex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藏。性味甘、温。功能主治强壮补气,排脓生肌,利尿止汗。治

  • 野厚朴花

    药材名称野厚朴花拼音Yě Hòu Pò Huā别名野玉兰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山玉兰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gnolia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夏季收摘,晒干。原

  • 蒲桃

    药材名称蒲桃拼音Pú Táo别名水蒲桃来源桃金娘科蒲桃Syzygium jambos (L.)Alston,以根皮、果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台湾、福建、广东、云南。化学成分树皮含生物

  • 马棘

    药材名称马棘拼音Mǎ Jí别名一味药、野绿豆、马料梢、山皂角、野篮枝子来源为豆科木篮属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以根或全株入药。秋季挖根或采全株,洗净,

  • 箐跌打

    《全国中草药汇编》:箐跌打药材名称箐跌打别名石头菜来源菊科箐跌打Gynura cusimbua (D. Don) S. Moor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接筋续骨,消肿散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