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尖刀苦马菜

尖刀苦马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刀苦马菜

药材名称尖刀苦马菜

别名剪刀菜、野莴苣菜、滇苦菜

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叉枝毛连Picris divaricata Vaniot,以全草入药。春夏秋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外用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尖刀苦马菜

药材名称尖刀苦马菜

拼音Jiān Dāo Kǔ Mǎ Cài

别名剪刀草、野莴苣菜、大刀苦马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苦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cris diuaricata Vanio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菜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具直根。茎数条,从基部叶腋长出,每条茎又再从中上部分枝,中下部被有顶端二歧钩状硬毛,上部几无毛或无毛。叶集生基部,长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被短硬毛;茎生叶少,狭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有锯齿或全缘;上部叶渐缩小,条形,被睫毛及短硬毛;无柄。每枝顶具头状花序1-2个;总苞筒状钟形,总苞片外层短,条形,内层条状披针形,背面被短硬毛;小花全为舌状,黄色,先端具5齿。瘦果近镰关,红褐色,长约4mm,具纵沟及横皱纹;冠毛羽毛状,白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散风热;解蛇毒。主风热感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对节

    药材名称三对节拼音Sān Duì Jié别名三台红花、三台花、对节生、大叶土常山来源为马鞭草赪桐属植物三对节Clerodendron serratum (L.)Spreng 或三台花C. serrat

  • 轮叶马先蒿

    药材名称轮叶马先蒿拼音Lún Yè Mǎ Xiān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轮叶马先蒿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uerticillata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洗净

  • 柳叶见血飞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见血飞药材名称柳叶见血飞别名见血飞、见血愁、大舒筋活血、辣药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五叶铁线莲Clematis quinquefoliolata Hutch.,以根入药。四季可采

  • 鹿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尾药材名称鹿尾拼音Lù Wěi来源为鹿的干燥尾部。带毛鹿尾系将鹿尾割下,挂起阴干而成;不带毛鹿尾系将毛鹿尾入水中浸片刻,取出剪去毛茸及外面老皮,再用海浮石搓光,阴干而成

  • 漏斗瓶蕨

    药材名称漏斗瓶蕨拼音Lòu Dǒu Pínɡ Jué英文名Infundibuliform Bristle Fern别名热水莲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漏斗瓶蕨的全草。拉丁植物

  • 肥猪草

    药材名称肥猪草拼音Féi Zhū Cǎo英文名Fragrant Bulbophyllum别名芳香石豆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香石豆兰的全草。拉丁

  • 桂子

    《中药大辞典》:桂子药材名称桂子拼音Guì Zǐ别名天竺桂实(《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性味辛甘,温。①《药性考》:"甘辛。"②《

  • 绛梨木根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根药材名称绛梨木根拼音Jiànɡ Lí Mù Gēn别名嚼连根、孟子根(《分类草药性》),黑龙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铁包金、鹿角刺根(《贵阳民

  • 寒莓叶

    药材名称寒莓叶拼音Hán Méi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叶或全草。原形态寒莓(《本草会编》),又名:肺形草、水漂沙、寒刺泡、山火莓、大号刺波。常绿

  • 狗蚁草

    药材名称狗蚁草别名链夹豆、练夹豆、小号野花生、山花生来源豆科狗蚁草Alysicarpus vaginalis (L.) DC.[A. mummulariaefolius DC.],以全草、根、叶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