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狼把草

大狼把草

药材名称大狼把草

拼音Dà Lánɡ Bǎ Cǎo

别名狼把草、接力草、针线包、一包针、外国脱力草、针线包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狼把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frondosa L.

采收和储藏:6-9月采收,洗净,切断,晒干。

原形态大狼把草 一年生草本,高达120cm,茎直立,分枝,常带紫色,被疏毛或无毛。叶对生;具柄;一回羽门面复叶,小叶3-5枚,披针形,长3-10cm,宽1-3cm,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通常背面被稀疏短柔毛,至少顶生者具明显的柄。头状花主邓单生,连同总苞苞片直径12-15mm,高约12mm;总苞钟状或半球形,外层苞片5-10枚,通常8枚,披针形或匙状倒披针形,叶状,边缘具缘毛,内层苞片长圆形,具淡黄色边缘,舌状花不发育,极不明显,筒状花丙性,花冠冠檐5裂。瘦果扁平,狭楔形,长5-10mm,先端芒剌2枚,有侧束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田湿润处。上海近郊有野生。原产北症状。

性状性状鉴别 茎暗紫色。叶对生,完整叶民开后为一回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叶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端;总苞钟状或半球形;苞片叶状,边缘具缘毛;花冠先端5裂。味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皮层由数列类圆形细胞疏松排列;维管束鞘纤维壁微木化;木质部导管较大,单个或2个并列成径向排列。髓部宽广,髓细胞中多见演粉粒,同时赤可见分泌细胞。

化学成分大狼把草中含十二碳-3,5,7.9-四炔11-烯-1.2.13-三醇-1-葡萄糖甙(trideca-3,5,7,9-te-trayn-11-en-1,2,13-trlol-1-glucoside)。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虚清热。主体虚乏力;盗汗;咯血;小儿疳积;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千屈草

    药材名称千屈草拼音Qiān Qū Cǎo别名败毒草、败毒莲、蜈蚣草、对叶莲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

  • 迎春花叶

    《中药大辞典》:迎春花叶药材名称迎春花叶拼音Yínɡ Chūn Huā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的叶片,5~7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迎春花"条

  • 鸡挂骨草

    《中药大辞典》:鸡挂骨草药材名称鸡挂骨草拼音Jī Guà Gǔ Cǎo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刺蕊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基部木质化。茎方形,绿色或淡红色

  • 石串莲

    药材名称石串莲拼音Shí Chuàn Lián英文名Bulbophyllum别名小绿芨、美网石豆兰、小果上叶、石链子、石寸连、小石斛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绿石豆兰的假鳞

  • 苎麻皮

    《中药大辞典》:苎麻皮药材名称苎麻皮拼音Zhù Má Pí出处《本草备要》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茎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苎麻根"条。性味①《得配本草》

  • 黄秋葵叶

    药材名称黄秋葵叶拼音Huánɡ Qiū Kuí Yè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刚毛黄秋葵的叶。性味①《贵州草药》:"苦,平。"②《云南中草药

  • 香茅花

    药材名称香茅花拼音Xiānɡ Máo Huā别名茅香花、茆香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n citratus(D C.) Stapf采收和储藏:花期采收,晒

  • 夏丸

    药材名称夏丸拼音Xià W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小苞报春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imula bracteata Franch.[P.Henrici Bur.et Franch.采收和

  • 白芍

    《中国药典》:白芍药材名称白芍拼音Bái Sháo英文名RADIX PAEONIAE ALBA别名芍药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

  • 古柯

    药材名称古柯来源古柯科古柯Erythroxylum coca Lam.,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有栽培。性味涩、微苦,温。功能主治为兴奋剂和强壮剂。用以恢复疲劳,由叶中提制出的古柯碱为局部麻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