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刺莓果

刺莓果

药材名称刺莓果

拼音Cì Méi Guǒ

别名蔷薇果(东北)

出处《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玫果实。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再行干燥。

原形态刺玫,又名:刺玫蔷薇、野玫瑰。

落叶灌木,高0.8~2米。根木质,粗长,暗褐色。枝暗紫色,无毛,小枝及叶柄基部有成对的皮刺,刺稍弯曲或直。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1~3.5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尖或稍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有粒状腺点及短柔毛;叶柄有腺体;托叶宿存,长1厘米,下部2/3与叶柄合生。花单生或2~3朵;深红色,径约4厘米;萼片窄披针形,与花冠等长,全缘,果期时增大。果实球形或卵圆形,径1~1.5厘米,红色,具宿存萼。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开阔地及河岸边,山坡灌丛间及杂林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干燥果实呈球形,壁坚脆,橙红色,直径1.2厘米,种子有毛茸,共24粒左右。味酸甜。

功能主治①《黑龙江中药》:"助消化。治小儿食积。"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理气,养血调经。治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胃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复方治顽固淋病:刺莓果一束。水煎服。(《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六棱麻

    《中药大辞典》:六棱麻药材名称六棱麻拼音Liù Lénɡ Má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来源为驾尾科植物小花鸢尾的根,根茎。四月采,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须根丛生,粗壮。根

  • 角果木叶

    药材名称角果木叶拼音Jiǎo Guǒ Mù Yè英文名Ceriops tagal(Perr.)C.B Rob.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植物角果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iops tagal (P

  • 香蕈

    药材名称香蕈拼音Xiānɡ Xùn别名香信(《本草求原》),香菇(《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春、秋、冬季均可收采,采得后除去泥砂杂质,晒干或焙干。原形

  • 三叶海棠

    药材名称三叶海棠拼音Sān Yè Hǎi Tánɡ英文名Siebold Crabapple别名山茶果、野黄子、山楂子。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三叶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

  • 石荠苎

    《中药大辞典》:石荠苎药材名称石荠苎拼音Shí Qí Zhù别名鬼香油(《纲目拾遗》),小鱼仙草(《植物名实图考》),香茹草,野荆芥、痱子草(《分类草药性》),土荆芥、野

  • 侧子

    《中药大辞典》:侧子药材名称侧子拼音Cè Zǐ别名即子(《本经》),荝子(《说文》),荝(《太平御览》)。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之小者。性味辛,热,有毒。①《吴普本草》:

  • 女娄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女娄菜药材名称女娄菜拼音Nǚ Lóu Cài别名野罂粟[昆明]、罐罐花、对叶草、对叶菜[贵州]来源石竹科女娄菜属植物女娄菜Melandrium apricum

  • 小黑菇

    药材名称小黑菇别名密褶黑红菇、密褶黑菇、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小黑菇Russula densifolia (Secr.) Gil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陕西、河北、江

  • 狗乳汁

    《中药大辞典》:狗乳汁药材名称狗乳汁拼音Gǒu Rǔ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乳汁。化学成分含水分69.50%,蛋白质15.54%,脂肪10.45%,糖3.19%,盐类0.73%。盐类

  • 宽卵叶山蚂蝗

    药材名称宽卵叶山蚂蝗拼音Kuān Luǎn Yè Shān Mǎ Huánɡ别名假山绿豆。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宽卵叶山蚂蝗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