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八角莲叶

八角莲叶

药材名称八角莲叶

拼音Bā Jiǎo Lián Yè

英文名leaf of Common Dysosma

别名鬼臼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六角莲和川八角莲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2.Dysosma pleiantha (Hance)Woods.[D.hispida(Hao)Chun]3.Dysosma veitchii(Hemsl.et Wis.)Fu ex Y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八角莲,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30cm。不分枝,无毛,淡绿色。根茎粗壮,横生,具明显的碗状节。茎生叶1片,有时2片,盾状着生;叶柄长10-15cm;叶片圆形,直径约30cm,常状深裂几达叶中部,边缘4-9浅裂或深裂,裂片楔状长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9cm,宽5-7cm,先端锐尖,边缘具针刺状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密被或疏生柔毛。花5-8朵排成伞形花序,着生于近叶柄基处的上方近叶片处;花梗细,长约5cm,花下垂,花冠深结色;萼片6,外面被疏毛;花瓣6,勺状倒卵形,长约2.5cm;雄蕊6,蕴含隔突出;子房上位,1室,柱头大,盾状。浆果椭圆形或卵形。种子多数。花期4-6月,果期8-10月。

2.六角莲,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无毛,高10-20cm。根茎粗壮,节明显。茎生叶通常2,对生,盾状着生;叶柄长10-15cm,无毛;叶片长圆形或近圆形,长16-22cm,宽9-18cm,无毛6-9浅裂,裂片宽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针状细齿。花5-10朵排成伞形花序,生于两茎叶柄的交叉处,花梗长2-3(-6)cm,花下垂;萼片6,卵状或椭圆状长圆形,花瓣6,紫红色,长圆形,长2.5-3.5cm,宽1-1.5cm;雄蕊6,长1.2-2.3cm,花药长圆形,先端钝;子房上位,1室,花柱短,柱头盾状。浆果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

3.川八角莲,多年生草本,茎多汁,高10-20cm。基部密被棕色大鳞片。叶互生,纸质,2片,盾状着生;叶片圆形,直径约20cm,通常6-8掌状深裂几达中部,裂片楔状矩圆形,先端常3裂,小裂片三角形,上面无毛,叶中部红棕色,下面叶脉有疏柔毛,后变无毛。伞形花序有2-6朵花,丛生于茎顶叶柄分叉处的腋间(稀有腋外生),花梗长1.5-2cm,有柔毛;萼片6,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长4-5cm,有时可达6cm;雄蕊6,花药先端具细尖;子房1室,胚珠多数,花柱短粗,柱头大而呈流苏状。浆果卵形,红色,长约3cm。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300-22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有少量栽培。

2.生于海拔600-16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或有少量栽培。

3.生于海拔1200-2200m的山地阴湿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地。

3.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苦;辛;性平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主痈肿疔疮;喘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鲜叶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贴敷。

复方①治哮喘:八角莲鲜叶一两,柿饼二个。水煎调红糖服。(《福建中草药》)②治背痈溃烂:八角莲鲜叶用针密刺细孔,以米汤泡软,贴患处,日换二次。(《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楠皮

    《中药大辞典》:红楠皮药材名称红楠皮拼音Hónɡ Nán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红楠,又名:猪脚楠、楠仔木、楠柴、白漆柴,乌樟

  • 八角茴香

    《中国药典》:八角茴香药材名称八角茴香拼音Bā Jiǎo Huí Xiānɡ英文名FRUCTUS ANISI STELLATI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

  • 大人血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人血七药材名称大人血七拼音Dà Rén Xuè Qī别名人血七、大金盆来源罂粟科金罂粟属植物人血草Stylophorum lasiocarpum (

  • 冰草

    药材名称冰草拼音Bī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赖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ynus secalinus (Gcorgi)Tzvel.[Triticum secalinum Ge

  • 芦叶

    《中药大辞典》:芦叶药材名称芦叶拼音Lú Yè别名芦箬(《本经逢原》)。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叶。春、夏、秋均可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1.45~21.35%,戊聚糖

  • 红背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背叶药材名称红背叶拼音Hónɡ Bèi Yè别名红帽顶树、红背娘来源为大戟科山麻杆属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 (Ben

  • 小野鸡尾

    药材名称小野鸡尾拼音Xiǎo Yě Jī Wěi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

  • 越王余筭

    药材名称越王余筭拼音Yuè Wánɡ Yú Suàn英文名White coral别名越王竹、白珊瑚出处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

  • 柠鸡儿

    药材名称柠鸡儿拼音Nínɡ Jī ér别名小叶锦鸡儿、猴獠刺来源豆科柠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性味苦,寒。功能

  • 锥螺厣

    药材名称锥螺厣拼音Zhuī Luó Yǎn英文名prick snail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锥螺科动物棒锥螺及笋锥螺的厣。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Turritella bac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