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假黄麻

假黄麻

药材名称假黄麻

拼音Jiǎ Huánɡ Má

别名假麻区(《生草药性备要》),甜麻(《广州植物志》)。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椴树科植物假黄麻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米。分枝,枝延长,常广布于地面,茎红褐色,稍有毛。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2~3厘米,先端钝或微尖,基部圆形,常有2短尾,边缘具细锯齿,秃净或被疏柔毛;下部叶较小,圆形;叶柄长1~2厘米,具柔毛;托叶线状锥尖。花小,黄色,1~4朵聚生于总花梗上:花梗短,有环节;萼片与花瓣均为4或5枚;雄蕊多数。蒴果圆筒形,长1.8~3厘米。具6~8棱,其中3~4棱有翅,顶端有3~4个喙状突起。种子细小。花期7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路旁、草地、旷地、山坡、林边、田埂。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地。产广东、广西。

性状干燥全草,茎粗约3~6毫米,棕褐色,表面常见棱状凹陷网眼,皮薄而强纤维性,难折断。叶片皱缩,枯黄色,易脱落。蒴果多数开裂,外表棕褐色。以全株有叶裹干燥者为好。

化学成分全草中分离出檞皮素。

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麻疹,热病下利,疥癞疮肿。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疳积,理伤风漏底,煲水饮;亦能消暑,敷疮,散毒,消肿,止血。"

②《岭南采药录》:"治伤寒误下痢不止;煎水洗疥癞麻疹。"

③《广州植物志》:"嫩叶,作菜汤有清凉解暑的功用;和黄糖捣烂敷疮上有拔毒之效。"

④《野生药植图说》:"治跌打。"

⑤《广西药植名录》:"叶,清凉解毒。治筋骨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粗叶木叶

    药材名称粗叶木叶拼音Cū Yè M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

  • 狗牙花

    药材名称狗牙花拼音Gǒu Yá Huā别名白狗牙、豆腐花、狗癫木、狮子花、风沙门、海浪花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狗牙花和单瓣狗牙花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vatamia divar

  • 藤商陆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商陆药材名称藤商陆拼音Ténɡ Shānɡ Lù别名野牵牛、野番薯、栅手、五爪金龙、山苦瓜、苦瓜头、百解薯来源旋花科番薯属植物七爪龙Ipomoea digit

  • 西南水芹

    药材名称西南水芹拼音Xī Nán Shuǐ Qín英文名Herb of Southwestern Cress别名臭蒿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南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红辣蓼

    《中药大辞典》:红辣蓼药材名称红辣蓼拼音Hónɡ Là Liǎo别名琼柳草(《贵州中医验方秘方》),蓼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蕉草(《中国药植图鉴》),青蓼、蝙蝠草(《泉州本

  • 薄雪火绒草

    药材名称薄雪火绒草拼音Báo Xuě Huǒ Rónɡ Cǎo别名火艾、小毛香、薄雪草来源菊科薄雪火绒草Leontopodium japonicum Miq.,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陕

  • 华南舌蕨

    药材名称华南舌蕨拼音Huá Nán Shé Jué英文名South China Elaphoglossum别名小儿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舌蕨科植物华南舌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

  • 早禾树

    药材名称早禾树拼音Zǎo Hé Shù英文名root of Sweet Viburnum别名雷片木、鸭屎木、利桐木、利洞风、麻油香、山猪肉、沙糖禾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

  • 黄锁梅

    药材名称黄锁梅拼音Huánɡ Suǒ Méi别名钻地风、黄藨、大红黄泡叶、栽秧泡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栽秧泡Rubus ellipticus Smith var. obcordat

  • 毛苦瓜

    药材名称毛苦瓜拼音Máo Kǔ G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长果栝楼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kerrii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后果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