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

《中国药典》:龙胆泻肝丸

药方名称龙胆泻肝丸

处方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炒)60g泽泻120g 关木通60g车前子(盐炒)60g当归(酒炒)60g地黄120g 炙甘草60g

性状为暗黄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龙胆泻肝丸

药方名称龙胆泻肝丸

处方龙胆草2两,栀子3两,胡连1两6钱,木通2两,泽泻3两,熟军1两6钱,甘草2两,车前子3两,当归3两,生地3两,柴胡1两5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打小丸。

功能主治泻肝胆之热,清肠胃,利便,助消化。主

用法用量每次服3钱重,白开水送下,每日早晚各1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方)

《眼科临证笔记》:龙胆泻肝丸

药方名称龙胆泻肝丸

处方龙胆草2两,柴胡4钱,当归8钱,泽泻8钱,木通6钱,蝉蜕3钱,车前子5钱,栀子7钱,黄芩7钱,生地1两,甘草4钱。

制法水为丸。

功能主治蟹睛症(虹膜凸出)、鱼子石榴症(滤泡性结膜炎)。

用法用量每服3钱。

摘录《眼科临证笔记》

猜你喜欢

  • 回春丸

    《摄生众妙方》卷七:回春丸药方名称回春丸别名八味茴香丸(《医学入门》卷七)、茴香丸(《仁术便览》卷三)。处方茯苓30克白术30克山楂子30克(炒)枳实24克 八角茴香30克(炒)茱萸30克(炒)橘核9

  • 活儿丹

    药方名称活儿丹处方人参3钱,白术1钱,甘草1分,茯苓2钱,陈皮1分,巴戟天1钱,白芍1钱,柴胡2分,当归5分,山楂5分,神曲3分。功能主治健脾开胃,平肝解郁。主小儿惊、疳、吐、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黄帝护命千金丸

    药方名称黄帝护命千金丸处方野葛7寸(炙),斑蝥20枚(去足翅,熬),雄黄1两(研),雌黄1两,鬼臼1两,瓜丁1两,丹砂1两(研),礜石1两(泥裹,烧半日),沙参1两,莽草1两(炙),椒(去目,汗)1两

  • 疔疮立效膏

    药方名称疔疮立效膏别名疔毒膏处方松香(制)4两,黄蜡2两,没药(去油)6钱,乳香(去油)6钱,百草霜1两,铜绿1两,白蜡4钱,蟾酥(隔水炖研,和入)3两,麻油3两,麝香(研细,后入)3钱。制法上为细末

  • 补阴汤

    《石室秘录》卷三:补阴汤药方名称补阴汤处方熟地3两,元参8两,生地4两,麦冬3两,白芍5两,丹皮3两,沙参3两,地骨皮5两,天门冬3两,陈皮5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或加桑叶6两为末,同捣为丸。功能

  • 加减附子理中汤

    《温病条辨》卷二:加减附子理中汤药方名称加减附子理中汤处方白术9克附子6克干姜6克茯苓9克厚朴6克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燥湿。治脾阳不振,寒湿中阻,自利腹满,小便清长,脉濡而小者。用法用量用水500毫

  • 连脾饮

    药方名称连脾饮处方香附6分,萝卜子6分,陈皮6分,山楂6分,广木香4分,白术4分,青皮4分,丁香4分。功能主治小儿饮食所伤,腹中作痛,脾气不调。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不拘时候温服。摘录《玉案》卷六

  • 苍芩丸

    药方名称苍芩丸处方苍术15克 片芩9克甘草4.5克制法上药为末,汤浸炊饼为丸。功能主治清热化湿。主湿热发热。用法用量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赤白二疹丸

    药方名称赤白二疹丸处方白术1斤,蔓荆子4分,防风4分,附子2分(炮),桂心2分。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疹。用法用量每服10丸,稍加至15丸,酒送下,每日2次;若能作散,服1钱

  • 经效蟾酥丸

    药方名称经效蟾酥丸别名蟾酥丸处方蟾酥1字,生附子角2豆大,巴豆1枚(去皮,研),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牙疼不可忍。用法用量蟾酥丸(《普济方》卷六十五引《济生》)。摘录《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