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指以出针时开、闭针孔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刺志论》:“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入(刺)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开阖补泻。以出针后轻轻按
舌诊著作。2卷。清·杨云峰撰。上卷结合虚实、阴阳、脏腑等阐述临床验舌之法;下卷分析见何证、舌,当用何方治疗,多系作者经验之谈。但书中认为验舌“其法不出乎五行……其理总源于太极”的见解是值得商榷的。本书
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两乳之间的心窝部,用治惊风。《针灸大成》卷十:“慢惊……两太阳、心演用潮粉热油拭之。”
推拿穴位名。见《幼科推拿秘书》。即大肠经。见该条。
即挑治疗法,见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忽儿手足厥冷,此盖表邪闭其经络,或风痰,阻其荣卫,又或大病之后,阳不布散于四肢。遂用生姜煨熟,捣汁半小杯,略入麻油调匀,以指蘸姜油,摩儿手足,往下搓挪揉捩,以
【介绍】:宋末医家。名石壁。宗陈文秀的学术思想,撰有《痘疹八十一论》,但其论述小儿病有自相矛盾之处。已佚。
脉学著作。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10卷。卷1论
变蒸之候,变者上气,蒸者体热。《医学纲目》:“每经一变一蒸,情能既异,轻者发热微汗,其状似惊,重则壮热脉乱而数,或吐或汗,或烦啼躁渴。轻者五日解,重者七八日解,其候与伤寒相似。”古人认为,变蒸切不可妄
病名。《罗氏会约医镜》卷七:“冰片破毒散,治急性喉痹。”多由肺胃积热,邪毒内蕴,风痰上涌所致。症见咽喉肿痛迅速,胸闷气促,吞咽不利,痰涎壅盛,声如拽锯。《喉科种福》卷四:“喉痹之为病,颈项肿痛,面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