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毫毛耸然直竖。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用于针灸学的铜铸人体模型。始创于宋代(1026年),用铜铸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腹腔有脏器,中空。是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总结前人针灸经验,为了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既是教学针灸的教具,
见《岭南草药志》。为樟柳头之别名,详该条。
同足底。详该条。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正七品上。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皂角刺,详该条。
证名。指左侧胁痛。多由气滞血瘀、痰饮、食积、肝郁等所致。《医学入门》卷五:“左为怒火与死血,大怒气逆及谋虑不决,或外感风邪,皆令肝火动甚,胁痛难忍,古萸连丸、当归龙荟丸,轻者小柴胡汤加黄连、牡蛎、枳壳
即保安万灵丹,见该条。
即《珊瑚验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