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木

黄花木

《中药大辞典》:黄花木

药材名称黄花木

拼音Huánɡ Huā Mù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

原形态灌木,高1~3米。茎圆柱形,无毛,皮绿灰色,小枝在节处被柔毛。小叶3枚,矩圆状披针形或矩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长4~10厘米,阔1.2~1.5厘米,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绿色带苍白,幼时密被短柔毛,后变疏;托叶合生,长约8毫米;叶柄长2~3.5厘米。总状花序顶生,具花3~7轮,每轮有2~7花;苞片轮生,卵形或近圆形;萼筒状,长1厘米,密被绢状毛,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子房条形,被长柔毛。荚果线形,扁平,长7~12厘米,阔1~1.4厘米,顶端突变狭,具有花柱变成之细刺。花期4~6月。

生境分部生于草地、林下或林边。分布西藏、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地。

性味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润肠。治风热头痛,急性结膜炎,高血压,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花木

药材名称黄花木

拼音Huánɡ Huā Mù

英文名Seed of Greenleaf Piptanthus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tanthus nepalensis D.Don [P.concolor Harrow]

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荚果,剥取种子,晒干。

原形态黄花木 灌木,高l-3m。茎圆柱形,无毛,皮绿灰色,小枝节处被柔毛。小叶3片;托叶合生披针形,长约8mm;叶柄 长约2-3.5c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椭圆形、狭椭圆形、披针形,长4-10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无毛,背面绿色带苍白,幼时密被短柔毛,后变疏。总状花序顶生,序梗、序轮密被白色柔毛;具花3-7轮,每轮有2-7花;苞片轮生,卵形或近圆形;萼筒状,长1cm,密被白色绢状毛,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黄色;旗瓣近圆形,中间常有褐棕色斑纹;雄蕊10枚,全分离;子房条形,被白色或淡锈色长柔毛。荚果线形,扁平,长7-12cm,阔1-1.4cm,先端突变狭,密被白色或淡锈色短柔毛。具花柱变成的细刺。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2000m的草地、林下或林边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全株含黄华明碱(thermopsine),臭豆吉碱(anagyrine),金雀花碱(cytis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5-a-羟基-7,17-去氢异羽扇豆碱(5-a-hydroxy-7,17-dehydroisolupanine)。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主风热头痛;急性结膜炎;高血压病;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破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破布草药材名称破布草拼音Pò Bù Cǎo别名野甘露来源唇形科破布草Stachys kouyangensis (Van.)Dun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

  • 蚬肉海棠

    药材名称蚬肉海棠拼音Xiǎn Ròu Hǎi Tánɡ别名蚬肉秋海棠出处《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来源为秋海棠科四季海棠的花、叶。全年可采。原形态秃净、肉质草本,高15~45

  • 卵叶娃儿藤

    药材名称卵叶娃儿藤拼音Luǎn Yè Wá ér Ténɡ别名三十六荡、三十六根、双飞蝴蝶、老虎须、落地金瓜、藤细辛来源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卵叶娃儿藤Tyloph

  • 柠鸡儿

    药材名称柠鸡儿拼音Nínɡ Jī ér别名小叶锦鸡儿、猴獠刺来源豆科柠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性味苦,寒。功能

  • 偷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偷筋草药材名称偷筋草别名四川报春花来源报春花科偷筋草Primula szechuanica Pax,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活血散瘀。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全草泡酒

  • 小黑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黑牛药材名称小黑牛来源毛茛科小黑牛Aconitum bullatifolium Levl. var. dielsianum (Airy-Shaw) Fletcher et Lau

  • 王瓜

    《中药大辞典》:王瓜药材名称王瓜拼音Wánɡ Guā别名钩、藈姑(《尔稚,),土瓜(《本经》),雹瓜(《圣惠方》),老鸦瓜(《本草图经》),野甜瓜、马雹儿(《丹溪纂要》),马剥儿(《医学入门

  • 螺厣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螺厣草药材名称螺厣草拼音Luó Yǎn Cǎo别名飞龙鳞、石耳垂、石瓜子、瓜子莲、猫龙草、镜面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伏石蕨属植物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

  • 血榧

    《中药大辞典》:血榧药材名称血榧拼音Xuè Fěi别名臭榧(《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的种子。原形态南方红豆杉,又名:美丽红豆杉。常绿乔木,

  • 山鸢尾

    药材名称山鸢尾拼音Shān Yuān Wěi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山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etosa Pall.ex Link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原形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