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攒竹,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SP14。出《针灸甲乙经》,原作腹屈,一名腹结。《备急千金要方》后腹结均作正名。别名肠窟,肠屈,阳窟,肠结。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腹部,脐下1.3寸,旁开腹正中线3.5寸处。另说“在大横下三分
是跖的异体字。参见跖、跖跛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刘涓子治痈神仙遗论》作内疚疽。
【介绍】:元代医生。江苏昆山人。自曾祖以下世代以医为业,顺中医术更精,任太医院太医达四十年之久。
即睾丸。《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
病名。即热泻。《古今医鉴·泄泻》:“热泄,所下粘垢,小便赤涩,脉数烦渴。”详热泻、火泄条。
即胆气不足。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穿破石,详该条。
针刺和艾灸的合称。《素问·疏五过论》:“刺灸砭石毒药所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