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阳雀花

阳雀花

《中药大辞典》:阳雀花

药材名称阳雀花

拼音Yánɡ Què Huā

别名渣玛兴(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南锦鸡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米;多分枝,外皮灰褐色。托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枝上的叶轴宿存并硬化成针刺,长2~5厘米,短枝上的叶轴脱落;羽状复叶,小叶10~14片,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约7~9毫米,宽3~3.5毫米,先端有短硬尖,下面被短柔毛。花单生;花梗中部有节;花萼阔圆筒状,基部一侧偏斜呈囊状,萼齿三角形,与萼简近等长;花冠黄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圆。荚果圆筒状,长30~45毫米,外面密被柔毛。

本植物的根(阳雀花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路旁及山坡灌木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补气益肾。治头晕头痛,耳鸣眼花,肺痨咳嗽,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阳雀花

药材名称阳雀花

拼音Yánɡ Què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Franchet Peashrub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同属植物川青锦鸡儿CaraganatibeticaKom.其花及根亦供药用,功用与阳雀花相同。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agana franchetiana Ko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花,晒干。

原形态云南锦鸡儿 直立灌木,高1-1.5m。枝条粗壮,伸长,树皮灰褐色。托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膜质,先端有或无针尖;偶数羽状复叶,长2-6cm,小叶常5-7对,小叶片倒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6-10mm,宽3-4mm,上面无毛,下面沿主脉被疏毛;托叶卵状三角形,被毛;长枝上的叶轴宿存,并硬化成粗壮的刺,无毛,花单生,花梗长短不一,在中部具关节;苞片卵形,渐尖头,小苞片2,线形,贴生于萼上;萼圆筒形,长1-1.5cm,基部明显囊状突起,被疏柔毛,后变为无毛,萼齿长约为萼筒的1/2,密生短柔毛;花冠蝶形,黄色,旗瓣近圆形,长18-20mm,先端圆,具短尖,翼瓣具耳2片,下耳条形,与爪等长,上耳呈牙齿状,龙骨瓣与爪近相等;子房密被柔毛。荚果圆柱状,长3-4cm,宽3-4mm,外面和里面均密被绒毛。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3800m的冷杉林下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及西藏。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益肾。主肾虚耳鸣,头晕眼花,头痛,肺痨咳嗽,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百齿卫矛

    药材名称百齿卫矛拼音Bǎi Chǐ Wèi Máo英文名Hundred-dente Spindle-tree别名扶芳木、竹叶青、山杜仲。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百齿卫矛的全

  • 云朴

    药材名称云朴拼音Yún Pǔ别名贡山厚朴,腾冲厚朴出处云朴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厚朴条,云:"滇南生者叶如楮叶,乱纹深齿,实大如豌豆,谓之云朴,亦以冒川产。"但所附之图,叶为全缘。而滇厚朴条下有"滇厚

  • 鼠李皮

    《中药大辞典》:鼠李皮药材名称鼠李皮拼音Shǔ Lǐ Pí出处《别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状为扁平或卷成槽状的干燥树皮,厚2~3毫米

  • 可爱花

    药材名称可爱花拼音Kě ài Huā英文名all-grass of Veined Eranthemum别名对节菜、牛七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喜花单的根、叶。拉丁

  • 慈竹茹

    《中药大辞典》:慈竹茹药材名称慈竹茹拼音Cí Zhú Rú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炮制鲜用或姜汁炒用。性味味甘,性微寒,无毒。

  • 龙须菜

    药材名称龙须菜拼音Lónɡ Xū Cài别名海菜(《漳浦县志》),线菜(《闽志》)。出处《纲目》来源为江蓠科植物江蓠的藻体。原形态江蓠(《纲目》)藻体直立,丛生,高10~50厘米,

  • 铺地黍根

    《中药大辞典》:铺地黍根药材名称铺地黍根拼音Pū Dì Shǔ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根茎及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微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用

  • 水茄冬果

    药材名称水茄冬果拼音Shuǐ Qié Dō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果

  • 水鬼蕉叶

    药材名称水鬼蕉叶拼音Shuǐ Guǐ Jiāo Yè别名引水蕉、郁蕉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鬼蕉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有鳞茎。叶数枚,集生基部,抱茎;剑形,长45~7

  • 浙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浙地黄药材名称浙地黄别名鲜生地来源玄参科浙地黄Rehmannia chingii Li,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性味甘、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凉血。鼻衄,热病口干。0.4~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