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见丁奚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牛马藤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饮食厚味,恼怒忧思,酿热化火所致的呕吐。《症因脉治·呕吐论》:“胃火呕吐之症,食入即吐,其味或酸或苦,五心烦热,夜卧不宁,口中干渴,二便阻涩。……胃火呕吐之治,胃火旺,家秘清胃汤合栀连平胃散、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深重复杂难以辨认的病证可从其表象而治之。如热极似寒,寒极似热,应顺其假寒、假热的表象,采用从治的方法。参见反治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蝴蝶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冠仙条。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为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的痔。一般无痛感,多不出血,局部有肿核突起,日久皮瓣赘生,肛门部有异物感,炎症时疼痛明显。分血栓性外痔、赘皮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及炎性外痔四种。以外治为
出《神农本草经》。即柏子仁,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厚朴花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