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治疗下部燥证的经验。见《临证指南医案》。久病损及下焦肝肾之阴,每致虚火时炎,症见咽喉干痛,痰中混血,昼凉夜热,宜养阴滋肾,金水并调,用西洋参、玄参、生地、麦冬、百合、阿胶等药。肝肾阴伤、液燥生风者
【介绍】:见吕田条。
本指铡碎的草,喻体内的水液废物。《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
旧病名。出《经效产宝》。指产后出现幻视幻觉的病证。多因产后血去太多,神无所归;或败血停积,上攻于心所致。若血去太多,兼见心神恍惚,睡卧不安。治宜补血养心宁神。方用茯神散(茯神、柏子仁、远志、人参、当归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舌吐长不收,名曰阳强。”参见舌纵条。
出《外科理例》卷一。即胬肉。见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见小儿药证直诀条。
肺为水之上源,体内水道的通调有赖于肺气的肃降。《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参见肺主行水条。
见《疡医大全》卷三十二。即水渍手脚丫烂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