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蛤仔

蛤仔

《全国中草药汇编》:蛤仔

药材名称蛤仔

拼音Há Zǎi

别名蚬子

来源瓣鳃纲帘蛤科蛤仔Venerupis (Amygdala) philippinarum (Adamset Reeve),以贝壳入药。

功能主治贝壳:清热解毒。主治臁疮,黄水疮。

肉:有降压作用。

用法用量贝壳:外敷用(生用或煅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蛤仔

药材名称蛤仔

拼音Há Zǎi

英文名Clam Shell

别名玄蛤、花蛤

出处出自《东北动物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帘蛤科动物菲律宾蛤仔及杂色蛤仔的壳和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et Reeve)[Venerupis philippinarum(Adams et Reeve)]2.Ruditapes variegata(Sowerby)[Venerupis variegata(Sowerby)]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捕,一般在退潮后,用耙网于海底捕捞。捕得后,煮熟取壳晒干。肉随取随用。

原形态1.菲律宾蛤仔贝壳近卵圆形,质坚实,两壳膨胀,一般壳长42-54mm,壳高32-37mm,壳宽22.5-29mm。壳顶稍前弯、突起,位于背缘前方。小月面卵圆形或略呈菱形;面狭长,梭形。外韧带黄褐色,突起,壳前端稍圆,后端边缘圆形或略呈截形。壳表颜色及花纹多变化,一般为褐色或灰黄色。生活于泥沙滩者,个体小,色淡并杂有彩色斑纹;泥滩者个体大,色较深。生长线与放射肋交织成布纹状,于壳顶及中部较细密,越向后端纹理越粗壮,基中放射肋细密,90-100条。壳内面白色或略带黄、紫色,具光泽。铰合部狭长,每壳均有3枚主齿,外套痕明显,外套窦短粗,末端钝圆。水管基部愈合,入水管口喙触手不分叉。前闭壳肌痕半圆形,后闭壳肌痕近卵形。

2.杂色蛤仔,本种与菲律宾蛤仔形状相似,常相混淆不易区分。主要特点为壳较小而薄脆,略长同般壳长25-39mm,壳高18-28mm。壳表面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淡褐色、棕色,并有密集的褐色或赤褐色斑点或花纹,自壳顶至腹面有较淡色带2-3色。前闭壳肋痕稍小,呈心形;后闭壳肌痕稍大,呈桃形。水管完全分离,入水管口缘触手分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喜栖息于近河口沿岸或波浪平静的内湾中自潮间带至潮下带10余米的沙和泥沙质海底者有生长。雌雄异体,北方繁殖季节在6-10月。

2.生活于近河口沿岸和潮间带浅泥沙滩。

资源分布: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辽宁、山东量最大。

2.我国分布于福建平谭以南沿海,至北部湾和海南岛的南岸。

性状性状鉴别(1)莫律宾蛤仔贝壳呈卵圆形,长2.5-4.5cm。外表面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具带状花纹或褐色斑点,并有细密的放射肋与同心排列的生长纹交错形成的布状纹;内表面灰黄色,略带紫色。质坚厚。气微,味微咸。

(2)杂色蛤仔贝壳较小,长卵圆形,长2.5-3.9cm。外表面棕色、淡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的斑点或花纹,并常有淡色色带2-3条,放射肋与同心生长纹交织成布纹;内表面淡灰色或肉红色,质较薄。气微,味微咸。

化学成分含碳酸钙,磷酸钙,碳酸镁,贝壳硬蛋白(conchiolin)和含微量重金属(铜、汞、钼、铋、锡等)。

药理作用1.延缓衰老作用,杂色蛤水提取物明显降低小鼠肝组织中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皮肤和尾腱中羟脯氨含量,具有显着的延缓衰老作用。

2.抗肿瘤作用,该提取物对肉瘤180、艾瘤腹水型和肝癌实体型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3.降压作用,菲律宾蛤仔肉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性味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臁疮;黄水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

各家论述《东北动物药》:治臁疮,黄水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酸梅簕

    药材名称酸梅簕拼音Suān Méi Lè别名对节刺、碎米子来源鼠李科雀梅藤属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ezans (L.)Brongn.,以根及叶入药。四季可采,分别晒干

  • 土党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党参药材名称土党参拼音Tǔ Dǎnɡ Shēn别名浮萍参、香浮参、蔓人参、土人参[广东]、奶参[四川]来源为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大花金钱豹Campanumoea javanica

  • 假木通

    《全国中草药汇编》:假木通药材名称假木通别名假土木通、两广千金子藤来源萝藦科假木通Stephanotis chunii Tsiang,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补血,通经活络。治产后血虚,

  • 山沉香

    药材名称山沉香拼音Shān Chén Xiānɡ别名羽叶丁香来源木犀科山沉香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宁夏、陕西、四川。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

  • 节瓜

    药材名称节瓜拼音Jié Gu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节瓜的果实。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为冬瓜的变种。茎略成方形,被黄褐色毛,卷须分枝。单叶互生;有长柄;叶片阔卵

  • 山橘

    药材名称山橘拼音Shān Jú别名金豆、猴子柑来源芸香科山橘Fortunella hindsii (champ.)Swingle,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南部地区。性味根:辛、苦,温。果:辛

  • 假蒟果穗

    药材名称假蒟果穗拼音Jiǎ Jǔ Guǒ Suì别名假蒟子(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果穗。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肉连环

    《全国中草药汇编》:肉连环药材名称肉连环别名九子连环草、竹叶石风丹来源兰科虾脊兰属植物三褶虾脊兰Calanthe tricarinata Lindl.,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辛、甘,温。功

  • 红楠皮

    《中药大辞典》:红楠皮药材名称红楠皮拼音Hónɡ Nán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楠的根皮或树皮。原形态红楠,又名:猪脚楠、楠仔木、楠柴、白漆柴,乌樟

  • 红杉

    药材名称红杉拼音Hónɡ Shān来源松科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以树干内皮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性味微辛,温。功能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