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药症忌宜

药症忌宜

  • 药症忌宜

    正文风症类中风感冒风寒伤风热寒症诸病暑症诸病中暑太阳病中霍乱疰夏湿症香港脚燥症火症猝眩仆猝心痛目暴赤肿痛甚二便忽闭头面赤肿忽大渴思冰水口干舌苦暴喑暴注躁扰狂越,骂詈惊骇禁栗如丧神守瞀以上忌宜为风寒暑湿

  • 药症忌宜

    书名。2册。清·陈澈撰。刊于1872年。本书根据不同的病理情况,将病证分为风、寒、暑、湿、燥、火、阳虚、阴虚、表虚、里虚、阳实、阴实、阳厥、阴厥、上盛下虚、心虚、肝虚、脾虚等五十门。每门中又分列多种病

猜你喜欢

  • 胁疮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胁痈。见该条。

  • 皆治藤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 风府

    经穴名,代号DU16。出《素问·骨空论》。别名舌本、曹豁、鬼穴、鬼枕。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主

  • 救里

    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 员利针

    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员利针,取法于针,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内也,长一寸六分,主取痈痹者也。”是一种针体细小而尖微大圆利的针具。用于治疗痈肿、痹症等。

  • 六桂汤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一。人参、茯苓、熟附子、木香、肉豆蔻、白术。水煎服。治溏泄。

  • 五郁

    ①运气学说术语,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木、火、土、金、水五运之气各被所胜之气克制而遏郁。如木气主运之年,若遇阳明燥金司天,则木气为燥金之气所制胜而郁遏不得行其令,该年亦就不能表现木气主运的一般气

  • 皂荚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方。炙皂角(去皮子,炙焦黄)二两,川椒一两,细辛一两半。为末,盛于胶囊中,大如指,纳入阴中。治妇人黄瘕,症见经行不利,左胁气结,阴中刺痛,淋露黄汁。

  • 阳虚自汗

    自汗证之一。见《赤水玄珠·汗门》。由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故汗液易泄。症见畏寒,倦怠,汗出觉冷。治宜温阳固表。可用芪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参见自汗条。

  • 乌连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方。黄连、炮乌头(去皮尖)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空腹服。治脉痔,下血不止。若热加黄连,冷加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