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幼科发挥》。即盘肠气痛。见该条。
【介绍】:见冯时可条。
见《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三。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丸,见该条。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五。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出《灵枢·经别》。即手厥阴经别。详该条。
出《肘后方》。即白螺蛳壳,详该条。
病名。聤耳的别名。《证治准绳·疡医》:“停耳亦曰耳湿,常出黄脓。”详停耳、聤耳等条。
证名。指表寒、里寒症状同时存在。《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何谓表里皆寒?凡伤寒表受寒邪,更兼直中于里,此为两感寒证,仲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也。”多由外感寒邪,内伤生冷,或里有虚寒,又感风寒所致。
见《随息居饮食谱》。为荷梗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水肿病的常见证候之一。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浮肿有虚实之分,以虚证为多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