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新华本草纲要》。为马缨花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五年循环一周。《素问·天元纪大论》:“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肾气通行的道路。《素问·水热穴论》:“伏菟上各二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
见《救荒本草》。为回回蒜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篇名。吴崑注:“解,释也。是解释阳明经为病之义。”本篇分析阴阳经脉的实热证状和病理变化,说明阳明病恶木、恶火、恶人的道理,故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地骨皮、茯苓(去皮)、牛膝(酒浸)、熟地黄、人参各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温酒送下。功能补诸虚,安五脏,坚骨髓,养精神。治五脏虚损。
见《药品化义》。为酸枣仁之简称,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赤带。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桐皮,详该条。
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意为此处脉气浅小,犹如泉水初出,故称井。井穴分布在四肢末端。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